[发明专利]一种滤器相关静脉增生内膜切割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6380.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松;王凤凯;王雅琦;张现超;郝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松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071066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相关 静脉 增生 内膜 切割 导管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器相关静脉增生内膜切割导管;本发明包括导管,导管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手持管,导管的管体内部开设有螺旋状的丝槽,丝槽内设置有记忆合金丝,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管头,金属管头靠近导管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瓣膜,金属管头的内壁上还设有圆环形的切割刀,金属管头的内壁沿其中轴线方向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一压力平衡换气槽、一组第二压力平衡换气槽;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生从患者体内取出滤器时遇到的滤器取出困难、回收导管底部的管口容易被滤器撑变形、滤器上的增生组织碎片可能会掉回患者体内、回收导管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变形和回收导管不容易被医生手持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器相关静脉增生内膜切割导管。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由于高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了引起严重的肢体肿胀、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溃疡外,由于下肢深静脉内血栓脱落,随着血流方向流动至心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肺动脉栓塞,肺梗死,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而传统手术治疗是在肺动脉栓塞发生后开胸肺动脉切开取栓、创伤大、危险性大。由于腔内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将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作为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唯一有创手段。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导管输送器,在下腔静脉放置金属滤器,滤器可以阻止大块血栓上行,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或减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简单、安全、有效,近年来已被广泛采用。
目前滤器种类较多,早起主要使用临时性滤器、永久性滤器,但由于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留置体内可能继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滤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而可回收滤器可作为临时性滤器、也可作为永久性滤器留置体内,同时,可回收滤器可在体内留置2-3周时间,避免了患者在可深静脉血栓急性期肺栓塞的发生,避免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留置的危险性,有益于不适合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因此,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的医疗实践中医生通常遵循在滤器植入患者体内10~12天后就取出滤器的技术规范,现有技术中医生在取出患者体内的滤器时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医生将回收导管的一端伸入到静脉中滤器的附近位置处,然后医生使用“枪形”手术钳伸入到回收导管中,并用手术钳夹持住滤器的顶部,然后医生向外拉动手术钳从而使得滤器被拉扯进回收导管中,最后进回收导管将滤器取出;
第二种方式,医生将回收导管的一端伸入到静脉中滤器的附近位置处,然后医生将管径小于回收导管的内管穿入到回收导管中,然后医生将导丝伸进内管中,然后医生控制导丝的底端套住滤器顶部的挂钩,然后医生向患者体内小心推进内管直至内管底部的管口和挂钩顶紧,然后医生保持住挂钩和内管底部管口顶紧的状态并向外抽出内管和导丝,直至滤器完全被抽进回收导管中。
但是,医生在采用上述传统方式取出患者体内的滤器时通常会遇到以下困难:
第一、因为滤器在患者体内留置的过程中,滤器所处位置处的静脉内膜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增生组织,增生组织还会粘附在滤器上,这使得医生将滤器抽回到回收导管中时,回收导管的管口不能对增生组织进行有效的切割分离,从而使得将率抽回到回收导管中的过程较为困难;
第二、现有的回收导管的头部较软,当医生向外拉动导丝或手术钳时,回收导管处于患者体内一端的管口可能会被滤器撑变形,从而导致医生在将回收导管从患者体内抽出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第三、医生将滤器抽回到回收导管中时,滤器上附着的增生组织碎片存在与回收导管内壁的摩擦而重新掉落到患者的静脉血管中的风险;
第四、现有的回收导管不能很好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自身形状,并将该形状可靠地保持住,因为有些患者的身体构造存在缺陷或植入滤器的位置有差异,这导致普通的平直的回收导管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松,未经李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6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场景切换的文件压缩存储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锻造用组合砧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