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辆事故数据挖掘分析的特定条件预警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6437.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金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水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K9/62;G08G1/01;G08B31/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辆 事故 数据 挖掘 分析 特定 条件 预警 方法 系统 | ||
基于车辆事故数据挖掘分析的特定条件预警方法和系统,包括:对云数据库内存储的车辆事故数据进行挖掘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从车辆事故数据中提取出事故原因,依据事故原因与对应的事故信息建立映射关系,在事故原因上添加分类标签,对添加有驾驶行为标签、道路环境标签的事故原因与对应的事故信息分别进行第一聚类、第二聚类;分别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将事故原因相同的映射关系进行汇聚,按照汇聚量对映射关系进行项排列,获取当前车辆的驾驶数据与行车道路环境数据,判断驾驶数据、行车道路环境数据是否分别满足排列在预设项内的映射关系中的添加有驾驶行为标签与道路环境标签的事故原因的产生条件,若满足则触发对当前车辆的预警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辆事故数据挖掘分析的特定条件预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步入大数据时代,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也逐步呈现出数据量庞大、更新速度快、价值丰富等大数据特征。
现有的对于事故数据的挖掘分析多注重方法理论研究,对交通事故分布规律的研究只停留在宏观、单一的水平,缺乏对多个因素作用的综合考虑。
因此,需要合理分析交通事故,特别是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手段准确把握交通事故的特征和趋势,对相似条件进行提前预警,从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辆事故数据挖掘分析的特定条件预警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车辆事故数据挖掘分析的特定条件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云数据库内存储的车辆事故数据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出的车辆事故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库内;
从所述车辆事故数据中提取出事故原因,并依据事故原因与对应的事故信息建立映射关系;
在所述事故原因上添加分类标签,其中分类标签包括驾驶行为标签、道路环境标签;
对添加有驾驶行为标签的事故原因与对应的事故信息进行第一聚类,对添加有道路环境标签的事故原因与对应的事故信息进行第二聚类;
分别对添加有驾驶行为标签的事故原因与添加有道路环境标签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将事故原因相同的映射关系进行汇聚,并按照汇聚量对映射关系进行项排列;
获取当前车辆的驾驶数据与行车道路环境数据;
判断当前车辆的驾驶数据是否满足排列在预设项内的映射关系中的添加有驾驶行为标签的事故原因的产生条件,和/或,判断当前车辆的行车道路环境数据是否满足排列在预设项内的映射关系中的添加有道路环境标签的事故原因的产生条件;
若满足则触发对当前车辆的预警行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获取当前车辆的驾驶数据,包括:
获取当前车辆的车速、行车轨迹、行车时间;
获取当前车辆的行车道路环境数据,包括:
通过车载摄像装置获取车辆外部的环境数据,或者,通过导航终端获取当前车辆所处的定位数据,依据定位数据获取对应位置的环境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事故等级分别对第一聚类与第二聚类进行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水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水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6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