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6687.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蕾;乔亚森;黄传峰;王海燕;孙磊;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光光度法 定量 检测 化妆品 中辛酰羟肟酸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方法,包括(1)分别向比色管中加入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含Fe3+的溶液后,迅速加入缓冲溶液,将所得体系置于水浴中反应;(2)再分别向体系中加入缓冲溶液和不同浓度的辛酰羟肟酸溶液,将所得体系置于水浴中反应,测定500‑700nm波长处吸光度,并得到吸光度差值ΔA;(3)绘制标准曲线;向化妆品中加入水超声提取后得到澄清上层清液;分别向步骤(1)所得体系中加入缓冲溶液和上层清液,将所得体系置于水浴中反应,再测定500‑7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得到吸光度差值ΔA’,将ΔA’代入标准曲线中,计算得到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方法,属于化妆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辛酰羟肟酸(C8H17NO2,CAS 7377-03-9),又称辛基羟肟酸、辛酰异羟肟酸或N-羟基正辛酰胺,是一种对金属离子具有高效选择性的螯合剂。辛酰羟肟酸具有强的抑制真菌作用,其抑菌原理是基于辛酰羟肟酸对Fe3+具有高效选择性螯合作用。铁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元素,辛酰羟肟酸作为螯合剂能从环境中捕获Fe3+形成螯合物,且螯合物稳定常数高,因此可以防止霉菌获得铁元素,使霉菌的生长受限。而且辛酰羟肟酸在pH为中性时依然有效,因而是抑菌的理想有机酸。由于辛酰羟肟酸不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防腐剂列表中,但其却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所以越来越多化妆品生产商把其当作防腐剂添加到化妆品中,同时宣称其产品“不含防腐剂”,以达到宣传效果,因为无添加防腐剂的化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球已有3000多种化妆品使用辛酰羟肟酸。根据最新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辛酰羟肟酸被认为是螯合剂在化妆品中使用。在CFDA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版)中,辛酰羟肟酸的原料序号为07218,可用于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中,无使用限制说明。但在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进口化妆品中,凡是用到该成分的,则需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限量值和检测的标准方法,仅有少量文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采用有机溶剂对辛酰羟肟酸进行提取,C18色谱柱分离。由于辛酰羟肟酸具有弱的紫外吸收,因此一般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该方法需要借助大型设备,操作时间过长且需要熟练的实验技术人员。因此,建立操作简便、灵敏可靠、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方法用于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检测十分必要。
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以下用TMB表示)是一种新型安全的还原试剂,已逐步取代强致癌物联苯胺和其他致癌性的联苯胺衍生物,应用于临床化验、法医检验、刑事侦破及环境监测领域,迄今为止,该试剂在化妆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尚未见报导。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方法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辛酰羟肟酸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绘制辛酰羟肟酸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1)分别向比色管中加入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含Fe3+的溶液后,迅速加入缓冲溶液,将所得体系置于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
(2)分别向步骤(1)所得体系中加入缓冲溶液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辛酰羟肟酸溶液,将所得体系置于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再测定500-7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并获取得到吸光度差值Δ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未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6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