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带物联网终端及其固件升级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7228.0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治;郭靓;崔立鹏;王志佳;阚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6/3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带 联网 终端 及其 升级 方法 基站 通信 系统 | ||
本公开提出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及其固件升级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涉及物联网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基站对窄带物联网终端进行不活跃检测,并启动不活跃定时器对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不活跃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基站在不活跃定时器超时后,向核心网设备发起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挂起流程;基站在核心网设备完成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挂起的处理后,向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消息,其中包括固件升级数据中的其中一个数据包。通过控制面信令RRC连接释放消息随路发送固件升级小数据包,无需额外建立无线连接,节省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电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及其固件升级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或(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等,大约消耗180kHz的带宽,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
窄带物联网终端与基站建立无线连接,基站通过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公用数据网网关)与应用服务器建立用户面连接,应用服务器通过用户面连接将固件升级的大数据包发送给基站,基站通过无线连接将固件升级的大数据包发送给窄带物联网终端。
发明人发现,窄带物联网终端升级其固件时,需要建立无线连接,这会额外消耗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电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通过控制面信令升级窄带物联网终端固件的方案,在释放窄带物联网终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的过程中,通过RRC连接释放消息随路发送固件升级小数据包,无需额外建立无线连接,节省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电量消耗。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固件升级方法,包括:
基站对窄带物联网终端进行不活跃检测,并启动不活跃定时器对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不活跃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
基站在不活跃定时器超时后,向核心网设备发起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挂起流程;
基站在核心网设备完成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挂起的处理后,向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消息,其中包括固件升级数据中的其中一个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基站在向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之前,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获取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固件升级数据的所有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MME向应用服务器获取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固件升级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窄带物联网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获取RRC连接释放消息中的固件升级数据中的其中一个数据包,进入空闲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窄带物联网终端启动不连续接收定时器,并在不连续接收定时器超时后,进入省电模式;窄带物联网终端启动跟踪区更新周期请求定时器,并在跟踪区更新周期请求定时器超时后,退出省电模式,没有数据发送时进入空闲状态,有数据发送时进入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在不活跃定时器超时后,向核心网设备发起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挂起流程包括:
基站在不活跃定时器超时后,向MME发送窄带物联网终端的上下文挂起请求,使得MME触发服务网关S-GW释放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承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7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热管并排型散热模块的制法
- 下一篇:一种水性覆膜胶的覆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