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7510.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兵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蛆虫 养殖 用育蛆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外壁两侧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同一个顶板,顶板顶部固定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上绕接有连接绳,连接绳底端穿过顶板底部外壁栓接有收集机构,所述顶板顶部外壁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收集机构的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置物机构,且收集机构顶部周侧固定有围挡机构。本发明能够使得养殖在网箱内的蛆虫与箱体内的水分离开来,还能利用蛆虫的攀爬进食习性,促进蛆虫活性,增加生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蛆虫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
背景技术
蝇蛆为苍蝇的幼虫。主要孳生在人畜粪便堆、垃圾、腐败物质中,取食粪便及腐烂物质,也有的生活于腐败动物尸体中。在土表下化蛹,以蛹越冬,越冬蛹在土中深度可达10厘米左右。生长繁殖极快,人工养殖不需很多设备,室内室外、城市农村均可养殖。有条件的可采用高技术繁殖无菌蝇蛆,进行综合开发。
在蛆虫养殖过程需要提供一个育蛆平台,现有育蛆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人工进行驱虫的收集工作,例如用纱网将蛆虫从养殖池中捞出,劳动强度大,不方便进行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外壁两侧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同一个顶板,顶板顶部固定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上绕接有连接绳,连接绳底端穿过顶板底部外壁栓接有 收集机构,所述顶板顶部外壁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收集机构的内壁上固定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置物机构,且收集机构顶部周侧固定有围挡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框,固定框内固定有网箱,网箱内固定有导料板,网箱底部外壁右侧固定插接有卸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导料管,导料管上活动插接有卸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机构包括斜台,斜台一侧固定有置物板,置物板顶部开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置物槽,斜台的斜面上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阶梯板。
进一步的,所述围挡机构包括围挡板,围挡板内部侧壁开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接有锈铁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顶部外壁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与连接绳固定连接,且固定框底部外壁两侧固定有浮力条。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内壁固定有导料台,且箱体右侧外壁底端固定插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收卷机构的设置能够带动缆绳底端的网箱向上运动,能够使得养殖在网箱内的蛆虫与箱体内的水分离开来,方便对蛆虫进行收集工作,从导料管集中导出,浮力条能够增加网箱的浮力,便于网箱和固定框漂浮在箱体内部。
2.通过斜台的设置能够方便网箱内蛆虫从阶梯板攀爬至置物板上,利用蛆虫的攀爬进食习性,促进蛆虫活性,增加生长效率,置物槽能够对饲料进行置放,阶梯板能够还能防止饲料滚落。
3.通过围挡板能够对网箱内养殖的蛆虫进行阻挡作用,另外锈铁条上锈味能够驱离蛆虫向上攀爬,防止蛆虫向外攀爬逃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的围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的置物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蛆虫养殖用育蛆平台的捕捞收集工作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兵,未经李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7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