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压过热及自产蒸汽的燃气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8265.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凤;金龙;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2 | 分类号: | F22B1/22;F22B31/08;F22B37/08;F22D1/02;F22D1/50;F22G1/02;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胡家铭 |
地址: | 2141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热 自产 蒸汽 燃气锅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压过热及自产蒸汽的燃气锅炉,包括绝热炉膛,绝热炉膛后方布置燃烧器,绝热炉膛中上部布置再循环分配烟管,绝热炉膛出口处水平段依次布置高压过热器和中压过热器,高压过热器管束前布置测温装置,尾部竖井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中压蒸发器、空气预热器、低压凝水加热器。本发明巧妙地布置锅炉各个部件的位置,尤其是煤气燃烧器,使双压过热蒸汽锅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本发明设置烟气再循环装置控制进入高压过热器处烟气温度低于700℃,保护高压过热器高温处管束不过烧,避免炉管过烧爆裂。本发明设置烟气再循环装置,增加烟气流量,提高各受热面的烟气流速,强化各受热面的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锅炉技术领域,涉及双压过热及自产蒸汽的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内蒸汽加热炉燃烧器的布置形式多种多样,有直通式的,即燃烧器布置在过热器受热面前方;也有受热面前布置一竖井,燃烧器布置在竖井底部,但都无法满足煤气燃烬所需要的足够行程距离,高温烟气直接冲刷过热器受热面,有的即使在受热面前设置有降温装置,但因烟气混合距离有限,过热器受热面各处烟气温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过热器前几排炉管过烧,爆管事故频发。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96604.8、发明名称为“一种后置式蒸汽加热炉的燃烧器结构”中公开了蒸汽加热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但是如何优化加热炉受热面布置方式,利用钢厂自产高炉煤气,加热炼钢、轧钢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低品质的饱和蒸汽,使之成为能高效发电的高品质的过热蒸汽,一直是本申请人研究的内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压过热及自产蒸汽的燃气锅炉,能解决上述的问题。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压过热及自产蒸汽的燃气锅炉,包括绝热炉膛,所述绝热炉膛后方布置燃烧器,所述绝热炉膛中上部布置再循环分配烟管,所述绝热炉膛出口处水平段依次布置高压过热器和中压过热器,所述高压过热器管束前布置测温装置,所述中压过热器后布置尾部竖井烟道,所述尾部竖井烟道内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中压蒸发器、空气预热器和低压凝水加热器,所述绝热炉膛顶部后方布置中压锅筒,所述中压锅筒与所述中压蒸发器通过下降管和连通管形成闭合循环回路,所述中压锅筒饱和蒸汽出口连接所述中压饱和蒸汽混合集箱第一入口,外来中压饱和蒸汽连接所述中压饱和蒸汽混合集箱第二入口,所述绝热炉膛顶部前方布置低压除氧器,所述低压除氧器进水口连接所述低压凝结水加热器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压凝水加热器烟气出口部分连通再循环风机入口,所述再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烟气再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绝热炉膛中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通过再循环分配烟管从所述绝热炉膛中上部左、右、前三面墙送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器为煤气燃烧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压饱和蒸汽混合集箱还开有外来中压饱和蒸汽入口。
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巧妙地布置锅炉各个部件的位置,尤其是煤气燃烧器,使双压过热蒸汽锅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2、本发明设置烟气再循环装置,有效地控制进入高压过热器处烟气温度低于700℃,保护高压过热器高温处管束不过烧,避免炉管过烧爆裂。
3、本发明设置烟气再循环装置,增加烟气流量,提高各受热面的烟气流速,强化各受热面的传热效果。
4、本发明设置低压凝水加热器,加热除氧器的给水,减少除氧器的蒸汽耗量。
5、本发明自产中压饱和蒸汽与外来中压饱和蒸汽通过中压饱和蒸汽混合集箱混合进入中压过热器加热,减化蒸汽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8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台平面锁紧结构
- 下一篇:基于B超的间质性肺炎随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