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8342.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赵勇;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1 | 分类号: | C22C9/01;C22C32/00;B22D7/00;C22C1/1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红萧 |
地址: | 2154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机械 耐磨 铸造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材料组分包含:碳化硅、铝、铁、锰、镍、镧或铈、磷、锡,余量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1-2.5%、铝9-11%、铁1-3%、锰1-2%、镍4-6%、镧或铈1-2%、磷0.1-0.5%、锡6-8%,余量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1%、铝11%、铁3%、锰2%、镍6%、镧2%、磷0.5%、锡8%,余量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2.5%、铝9%、铁1%、锰1%、镍4%、镧1%、磷0.1%、锡6%,余量为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1.8%、铝10%、铁2%、锰1.5%、镍5%、镧1.5%、磷0.3%、锡7%,余量为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1%、铝11%、铁3%、锰2%、镍6%、铈2%、磷0.5%、锡8%,余量为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2.5%、铝9%、铁1%、锰1%、镍4%、铈1%、磷0.1%、锡6%,余量为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化硅1.8%、铝10%、铁2%、锰1.5%、镍5%、铈1.5%、磷0.3%、锡7%,余量为铜。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力机械耐磨件的铸造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比将铝、铁、锰、镍、磷、锡和铜置于工频电炉内,加热至1150度完全熔化后并保温,得到初混合金溶液;
步骤二:将稀土元素镧或铈按照比例添加到正在保温的初混合金溶液当中,开启振动装置与搅拌装置,振动装置振动频率为:6次/秒;搅拌装置搅拌速率为:35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20分钟,得到二混合金溶液;
步骤三:将纯度在99.9%的碳化硅颗粒添加到二混合金溶液当中,同时进行再次搅拌,搅拌速率为350转/分钟;搅拌时间15-20分钟,得到三混合金溶液;
步骤四:将搅拌完成的三混溶液转移至铸造保温炉当中,第三次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10分钟,速率为200转/分钟;
步骤五:将搅拌完成的合金溶液静止3-5分钟,并取样检测,成份合格后,采用导流管直接将熔体引入结晶器,结晶器内涂抹润滑油,炉膛内覆盖3-5cm厚度的炭黑;
步骤六:用水平铸造法铸造成合金锭;
步骤八:将铸造完成的合金锭,进行探伤处理,调出有缺陷的材料;将无缺陷材料放置于密闭热处理炉中进行低温处理,温度为:150-180度,处理时间为:1-2小时;
步骤九:将处理完成的合金锭,置于密度为15%的盐水当中,进行瞬间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合金锭外径为210mm,铸造速度为3m/h,选择结晶器高度为190mm,冷却水压力为0.15MPa,引锭温度控制为1100-1130度之间;
水平铸造过程中,石墨套底部外圆与结晶器壁之间的距离为10-15mm,敞露金属液面在保持一定静压力下的情况下进入结晶器,铸锭表面成微波浪状,且圆滑过渡,铸锭长度为3010mm/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83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