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张紧式矿石夹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8923.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张紧式 矿石 夹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张紧式矿石夹钳装置,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包括吊环,所述吊环在底部销孔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上拉环,所述上拉环下方设有下拉环,所述上拉环和下拉环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在底部分别铰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交互至下拉环处,所述下拉环在底部第三销孔处通过第三销轴铰接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夹钳下落碰到目标矿石时,二个拉杆之间夹角由小变大,两夹臂之间开口也由小变大,弹簧也由张紧状态转为自由状态,直至两夹臂完全夹住矿石,当夹钳夹住矿石提升时,拉杆之间夹角逐渐变小,弹簧逐渐张紧,从而保证二个夹臂之间具有足够的夹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张紧式矿石夹钳装置。
背景技术
夹钳是一种具夹持、吊装块状物品功能的常用工具,而高炉炼铁应用中,常常用于中大规格的矿石的夹持、吊装清运,常规形式的夹钳需要操作工人手工控制夹钳的夹持、锁紧动作,因矿石形状极不规则,同时操作人员所处现场环境复杂,使得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张紧式矿石夹钳装置,在使用时,吊环悬挂于单梁行车下方吊钩上,夹钳下落碰到目标矿石时,二个拉杆之间夹角由小变大,两夹臂之间开口也由小变大,弹簧也由张紧状态转为自由状态,直至两夹臂完全夹住矿石,当夹钳夹住矿石提升时,拉杆之间夹角逐渐变小,弹簧逐渐张紧,从而保证二个夹臂之间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实现了对夹持矿石的自动夹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张紧式矿石夹钳装置,包括吊环,所述吊环上方设有通孔,所述吊环底部设有销孔,所述吊环在销孔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上拉环,所述第一拉杆中间设有空心钢管,所述空心钢管通过第一拉杆上的焊接孔焊接在第一拉杆上,所述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结构一致,所述上拉环下方设有下拉环,所述上拉环和下拉环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拉杆底部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拉杆在第二销孔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有第一夹臂,所述第二拉杆也和第一拉杆一样铰接有第二夹臂,所述下拉环底部设有第三销孔,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交互至下拉环处,所述下拉环在第三销孔处通过第三销轴铰接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上拉环与吊环铰接处均设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各销孔时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在吊环内部、吊环在上拉环内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一拉杆处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轴穿过各第二销孔时第一夹臂在第一拉杆内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与下拉环铰接处均设有第三销孔,所述第三销轴穿过各第三销孔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下拉环内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销轴尾部连接有开口销,所述开口销和上拉环之间安装有垫圈,所述第二销轴尾部连接有第二开口销,所述第二开口销和第一拉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三销轴尾部连接有第三开口销,所述第三开口销和下拉环之间安装有第三垫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拉环下方和下拉环上方均设有第二焊接孔,所述弹簧焊接在第二焊接孔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臂为弓形抗弯结构,使得机构工作时,系统处于一个完美的受力状态,所述第一夹臂下方直接与矿石接触的部位焊接耐磨材料,所述第二夹臂和第一夹臂结构一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吊环悬挂于单梁行车下方吊钩上,当使用时,夹钳下落,碰到矿石时,两连杆夹角也越来越大,进而让铰接的两夹臂之间开口会越来越大,上拉环将两连杆铰接在一起,下拉环将两夹臂铰接在一起,于是连接上下拉杆的弹簧也会从拉伸状态变为自由状态,直至两夹臂完全夹住矿石,随后上升,上升过程中两连杆夹角夹角会逐渐变小,进而让铰接两夹臂之间开口逐渐变小,同时连接上下拉杆的弹簧会再变为拉伸状态,从而保证二个夹臂之间具有足够的夹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了可对夹持矿石的自动夹紧的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8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