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风电水下桩插肩式护筒及“打钻打”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9088.0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候林高;钟远峰;陈希奇;刘鸿志;罗庆亮;梅波;徐克强;张剑锋;李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E02D27/42;E02D27/52;E02D7/06;E21B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龙日权 |
地址: | 51073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水下 桩插肩式护筒 打钻打 施工工艺 | ||
1.一种海上风电水下桩插肩式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套管(1),套管的顶端位于海面上,套管的底端与钢管桩(2)的顶端相互连接,且套管的底面设有向钢管桩凸出的插尖(3),钢管桩的顶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插尖插入凹槽内并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水下桩插肩式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管桩(2)的顶面处沿钢管桩外壁设有环形的护套(4),护套内侧为与套管插尖相连接的凹槽;套管(1)的插尖(3)与钢管桩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5)。
3.海上风电水下桩插肩式护筒“打钻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工程桩初打:利用打桩机将工程桩打入至某一深度;
B、护筒安装:在工程桩的顶部连接插肩式护筒,且插肩式护筒的顶部延伸至海面上;
C、钻机钻进:安装钻机并与护筒连接,利用钻机将工程桩钻进至设计深度;
D、钻机护筒移除:待工程桩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机和护筒拆除;
E、工程桩复打:再次利用打桩机将工程桩打入至设计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有辅助打桩用的定位导向平台,在进行步骤A前,先进行定位导向平台就位——将定位导向平台固定于海上并与所需打桩的位置进行相对定位,然后再进行打桩操作;并在工程桩复打结束后移除定位导向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工程桩初打的打入深度,和插肩式护筒的长度,通过可打入性分析、预判工程桩工艺设计停锤位置和复打模拟分析计算进行确定;所述可打入性分析根据工程桩设计参数、地质条件参数、液压冲击锤、桩身应力及疲劳强度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插肩式护筒包括管状的套管(1),套管的顶端位于海面上,套管的底端与工程桩(2)的顶端相互连接,且套管的底面设有向工程桩凸出的插尖(3),工程桩的顶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插尖插入凹槽内并相互固定;套管(1)的插尖(3)与工程桩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密封圈为Ⅰ型密封圈,密封圈的拉伸率为:
α=(D1+d)/(D+d)
其中:D1为凹槽的公称直径;Dd为插尖的公称直径;D为密封圈的公称内径;d为密封圈截面的公称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钻机采用气举反循环钻机,钻进操作采用正转反吹及气举反循环相结合,并以泥浆作为循环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泥浆循环量为:
Q=πr2×V×3600
其中,r为钻杆内径;V为钻杆内泥浆的回流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和步骤E的打桩操作过程中,对工程桩进行高应变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0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