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高强负离子净化球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9310.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孙广春;赵太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2 | 分类号: | B01J20/12;B01J20/28;B01D53/02;B01D53/3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负离子 净化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强负离子净化球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膏5~30,硅酸钙板废料20~30,负离子载体材料2~5,硅藻岩10~15,活性硅粉5~10,凹凸棒土5~10,灰钙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具有环保、成本低、轻质、强度高、防结露性能好,呼吸能力强、净化率高、净化持久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高强负离子净化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化学物质也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室内装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的室内装修,包括家具等等,都会给室内空气带来严重污染,这些污染包括甲醛、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物等等,还包括各种细菌、霉菌等等;为了应对这些污染,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利用煅烧硅藻土、活性炭与有机或无机胶黏剂结合,并借助光触媒技术达到净化空气效果,或者利用氯气缓释技术释放一定量氯气以达到净化空气作用。在现实应用中硅藻土或者活性炭吸附能力有限,光触媒在可见光范围内净化能力有限,在橱柜等相对密闭空间净化能力大大减弱,氯气缓释技术随着时间净化效果会不断减弱。
专利申请CN201811102363.0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球,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灰钙粉10~20份、重钙粉10~20份、掺合料20~35份、滑石粉5~15份、白水泥10~15份、重晶石5~15份、硅藻土5~10份及外加剂3~5份,其中,掺合料由沸石粉和电气石按质量份5:1配制而成,该净化球采用天然矿物材料制成,掺加了大量功能性材料,能释放负离子,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可制成不同规格,适用于不同环境及场合。但是所用原料滑石粉、重晶石等密度较大,导致产品质量较重,球体孔隙率低,吸附净化作用不显著,且产品吸水量少,表面致密,影响负离子释放通道,负离子持久作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持续净化空气的轻质高强负离子净化球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质高强负离子净化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膏5~30,硅酸钙板废料20~30,负离子载体材料2~5,硅藻岩10~15,活性硅粉5~10,凹凸棒土5~10,灰钙3~8。
所述的硅酸钙板废料为普通硅酸钙板在砂光过程中,通过吸尘器回收的废粉,细度在100目-300目,堆积密度在0.50-0.7g/cm3。该砂光过程是指使用40-120目数的砂带,对硅酸钙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所述的负离子载体材料为为电气石、六环石或纳米负离子粉等负离子材料,其晶体自发极化效应产生的电极使其周围的水分子发生电解作用,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水分子或其他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
所述的硅藻岩为为一种由方英石、磷石英、蛋白石组成的轻质页岩蛋白石,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振实堆积密度0.40-0.65g/cm3,比表面积45-90m2/g。硅藻岩质地松软,富含层理,强度极低,是由硅藻遗体堆积后经初步成岩作用而成的土状岩石,白色或浅黄色。矿物成分为非晶质的蛋白石,硅藻岩质轻且软,易被碾成粉末,多孔状,孔隙度高,90%左右,吸水能力很强。其质软而轻,孔隙度大,具有明显的层理,有很强的吸收性能,易破碎。硅藻岩属大陆湖泊沉积。本发明利用了硅藻岩孔隙度大、吸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可以调节湿度,吸附异味。
所述的活性硅粉为市售普通活性硅粉。活性硅粉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憎水性(亲油性)高纯白色微粉,具备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导热性差、高绝缘、低膨胀、化学性能稳定、硬度大等优良的性能,活性硅粉能够填充硅酸钙板废料颗粒间的孔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凝胶体,与石膏反应生成凝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