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概率突变法则的温度异常探针的识别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9357.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24;G07C5/08;G07C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112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概率 突变 法则 温度 异常 探针 识别 算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突变法则的温度异常探针的识别算法,包括:数据获取步骤,以车辆为单元,获取探针的温度数据;分析筛选步骤,对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累计频率的方式分析小于预设温度值的累计温度频率分布,筛选出累计温度频率小于X时对应的温度值,并将其记录为低温阈值;用累计频率的方式分析大于预设温度值的累计温度频率分布,筛选出累计温度频率小于X时对应的温度值,并将其记录为高温阈值;探针检验步骤,对单个探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本算法,能够提高电池数据的有效利用率,快速对温度异常的电池进行识别及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突变法则的温度异常探针的识别算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相较于现有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污染物零排放、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和噪声小等的特点,社会方面也因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在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为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改进,及时发现车辆的故障,基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大数据收集非常重要,为此,国家还设定相关的国家标准,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基础收集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项运行数据,如电池和发动机等,将收集到的运行数据发送至地方平台,由地方平台将本地的运行数据汇总后发送至国家平台上进行监控和分析。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19年中成果发布会暨新技术研讨会》发布的统计中,在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中的起火原因类型分类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作为储能部件,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续航能力。而动力电池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动力电池作为车辆行驶的供能部件,其中的单体电池一直在运转使用;当新能源汽车的某个单体电池发生故障,而不及时进行处置的话,极容易影响周边的单体电池发生故障,进而引起整车的安全事故。
目前,运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庞大,运行数据在采集汇总后的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些电池数据不仅占用了非常大的存储空间,并且电池数据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下。因此,需要一种基于概率突变法则的温度异常探针的识别算法,能够提高电池数据的有效利用率,快速对温度异常的电池进行识别及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概率突变法则的温度异常探针的识别算法,能够提高电池数据的有效利用率,快速对温度异常的电池进行识别及定位。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基于概率突变法则的温度异常探针的识别算法,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以车辆为单元,获取探针的温度数据;
分析筛选步骤,对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累计频率的方式分析小于预设温度值的累计温度频率分布,筛选出累计温度频率小于X时对应的温度值,并将其记录为低温阈值;用累计频率的方式分析大于预设温度值的累计温度频率分布,筛选出累计温度频率小于Y时对应的温度值,并将其记录为高温阈值;
探针检验步骤,对单个探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累计温度频率分布,当其小于低温阈值的累计频率达到X的N倍,或者大于高温阈值的累计频率达到Y的N倍时,将该探针标记为温度异常探针。
名词解释:探针,即检测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的传感器探针。
基础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