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的培养基、培养方法及移植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0982.X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肖金平;孙志坚;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细胞 器官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移植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含有α‑氨基异己酸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利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能够有效提升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培养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一种培养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的方法、一种用于构建神经母细胞瘤异种移植模型的移植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外肿瘤,其发病群体主要为1~5岁的婴幼,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左右。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群体中,2岁以下的婴幼儿约占60%,10岁以下的婴幼儿约占96%。目前,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等,在一段时间内可缓解患者病痛,减缓肿瘤生长,但仍因肿瘤复发、转移导致患儿的最终死亡。
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真实性更强的体外生物模型以探索新的治疗方案。相关技术中,已有利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研究用的生物模型。但是,已建立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多样性有限,且在体外培养困难;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PDX)小鼠模型构建成功率仅有30%。因此,建立与人病理状态及遗传分子信息更接近的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模型,可以为该肿瘤的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及患者体外药敏测试提供理想工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以及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含有α-氨基异己酸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可选地,以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α-氨基异己酸的浓度为0.5~1.5mmol/L,所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浓度为5~15ng/mL。
可选地,所述培养基还含有DMEM/F 12培养基、FBS、EGF、bFGF和B27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以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FBS的含量为5~10体积%,所述EGF的浓度为15~20μM,所述bFGF的浓度为15~20μM,所述B27的含量为1~5体积%,余量为所述DMEM/F12培养基。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培养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细胞、培养基和温敏性水凝胶混合,得到待培养物,其中,所述培养基为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
对所述待培养物进行培养扩增,得到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
可选地,所述将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细胞、培养基和温敏性水凝胶混合,得到待培养物,包括:
将所述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细胞与所述培养基混合,得到预混物,其中,所述预混物中,所述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细胞的浓度为1×105~5×105个/mL;
将所述预混物与所述温敏性水凝胶混合,得到所述待培养物,其中,相对于1体积份的所述预混物,所述温敏性水凝胶的用量为1~4体积份。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构建神经母细胞瘤异种移植模型的移植体,所述移植体包括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以及包裹在所述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表面的包裹层,其中,所述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由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可选地,所述神经母细胞瘤类器官的直径为1~5mm,所述包裹层的厚度为1~4mm;优选地,所述包裹层为温敏性水凝胶层。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移植体在构建神经母细胞瘤异种移植模型中的用途。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生产神经母细胞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