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钻井用气液耦合动力转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1240.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宬晓;周长虹;邓虎;许期聪;赵友;肖洲;杨晓峰;董仕明;黄述春;王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邢伟;谭昌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钻井 用气液 耦合 动力 转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钻井用气液耦合动力转化系统。所述系统能够向液压执行机构提供驱动力,并包括气液耦合冲压装置、液压油控制装置和油箱总成,气液耦合冲压装置包括气动冲击器和往复泵,气动冲击器的活塞能与往复泵的泵活塞发生碰撞,以将机械能传递给泵活塞,往复泵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控制装置包括配流单元、蓄能单元和调节单元;油箱总成能够回收从液压执行机构流出的液压油,并包括储油箱和增压器。本发明有益效果可包括气动冲击器与泵活塞相对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克服了刚性连接导致联合动作协调性差等缺陷,能够读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以获得相对平稳的输出特性,为液压执行机构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气体钻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气体钻井用气液耦合动力转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气资源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目标已转向低产、低压、低渗等难开采油气藏,其中包含大量水敏、盐敏、碱敏及碎屑岩地层,与钻井滤液作用后渗透率急剧降低,用常规钻井方法很难实现储层保护或发现新气藏。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利用气体钻井技术更加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而利用水平井可以增加单井控制面积,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延长稳产时间,还可减少耕地征用和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水平井与气体钻井技术的结合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油气层,为发现和合理开发低压低渗油气藏开辟新径,然而两者的结合还缺乏一种专门用于气体钻井的井下动力钻具。
目前用于气体钻井的井下动力钻具有空气螺杆和自转式空气锤。空气螺杆由传统的泥浆螺杆钻具改进而来,螺杆钻具本身因钻井液不可压缩而具有硬的机械特性,正是因为这个优点才使得它广泛应用于定向和水平钻井,但由于气体可压缩导致螺杆马达原本具有的机械特性由“硬”变“软”了。尽管空气螺杆针对气体的可压缩性采取了一系列的结构优化和改进,基本能用于泡沫、充气钻井,但当循环介质为干气体和雾化时存在输出扭矩、转速受负载影响大、寿命短、马达易飞车等问题,可靠性严重缺乏。自转式空气锤采用旋转、冲击方式破岩,气体不仅要产生冲击功还要驱动钎头旋转,需要非常高的压力才能实现有效钻进,工作时受力状况恶劣,钻具整体寿命短,输出扭矩有限难以满足实用要求。由于缺乏可靠的井下动力钻具,因此气体钻井目前只能依靠转盘或者顶驱的力量驱动钻柱旋转,带动钻头破岩,无法滑动钻进控制轨迹。这种方式导致气体钻井只能用最原始的扶正器组合钻直井段、稳斜段和水平段,轨迹控制滞后且效率低下,造斜段根本无法钻进。通常做法是在直井段和稳斜段采用气体钻井提速、治漏,在造斜段则替浆转换为常规钻井,极大地限制了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气体钻井用气液耦合动力转化系统,以弥补由气体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做功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钻井用气液耦合动力转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道壳及电吹风
- 下一篇:一种盐田隔离坝及其构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