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1502.1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晶晶;张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32 | 分类号: | F02M26/32;F28C1/14;F28C1/16;F28C3/06;F28G9/00;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废气冷却装置。该废气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冷却管组件、喷淋组件和除雾器,其中,冷却箱内底部盛放有第一冷却液,冷却箱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冷却箱的侧壁,且位于第一冷却液的上方,出气口设置在冷却箱的上部,用于连通压缩机,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冷却管组件、喷淋组件和除雾器,冷却管组件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喷淋组件能够向下喷洒第三冷却液,经过第一冷却液、冷却管组件和喷淋组件冷却后的废气能够通过除雾器气液分离后进入压缩机。该废气冷却装置能够充分冷却废气,提高换热效率以及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对排放控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双燃料发动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减少气体模式下的能耗、降低甲烷逃逸率以及改善燃烧稳定性,需要将一部分的发动机排放出的废气经过处理后重新引入压缩机,但是压缩机如果吸入温度过高的气体,会减少排气量,压缩机也会有损伤,所以在废气进入压缩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充分冷却。
现有技术中的废气冷却装置通常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喷淋组件,高温废气进入箱体后,喷淋组件通过喷洒喷淋液,使喷淋液与高温废气接触实现废气的冷却,同时,喷淋液通过换热器进行冷却,换热器内的冷却液通常使用海水,采用这种方式,换热效率低,冷却效果不好,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在喷淋组件对废气冷却的阶段和海水对喷淋液降温的阶段分别需要设置多个喷淋组件和多个换热器,造成设备占地空间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冷却装置,能够对废气进行多次冷却,冷却效率较高以及设备占地空间较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组件、喷淋组件和除雾器;
所述冷却箱内底部盛放有第一冷却液,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冷却箱的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液液面的上方,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冷却箱的上部,用于连通压缩机;
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所述冷却管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和所述除雾器;
所述冷却管组件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液;
所述喷淋组件能够向下喷洒第三冷却液;
经过所述第一冷却液、所述冷却管组件和所述喷淋组件冷却后的废气能够通过所述除雾器气液分离后进入所述压缩机。
作为一种废气冷却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管组件包括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沿竖直方向呈螺旋形分布在所述冷却箱的内部。
作为一种废气冷却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盘管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盘管沿水平方向平行且间隔分布。
作为一种废气冷却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主管和多个第一喷嘴,所述喷淋主管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多个所述第一喷嘴沿所述喷淋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喷淋主管相通。
作为一种废气冷却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第二喷嘴和多个喷淋支管,所述多个喷淋支管沿所述喷淋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喷淋主管上,并均与所述喷淋主管相通,每个所述喷淋支管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与对应的所述喷淋支管相通。
作为一种废气冷却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喷淋主管的下方,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喷淋主管的轴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隔板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喷淋支管之间。
作为一种废气冷却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朝向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