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1826.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舒恺;姚艳;郭高鹏;刘峰;黄炜;钱康;刘玉婷;张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1/08;H02J1/10;H02J1/14;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直流 电网 协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微电网包括光伏发电单元、与交流主网连接的联网单元、储能单元、交直流负荷单元和工作模式控制器,所述工作模式控制器设置多个电压等级将直流母线电压分为多个电压层,所述电压层执行相应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下光伏发电单元、联网单元、储能单元和交直流负荷单元执行相应的控制模式,单元之间互不干扰,工作模式控制器根据本地采集的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值判断所处的电压层,并控制光伏发电单元、联网单元、储能单元和交直流负荷单元调整至相应的控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等级的数量为6个,具体包括第三低压、第二低压、第一低压、第一高压、第二高压和第三高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个电压等级按电压值的大小进行排序,从小到大依次为第三低压、第二低压、第一低压、第一高压、第二高压和第三高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的数量为4个,具体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和第四工作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值在第一低压和第一高压之间时,相应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所述联网单元控制平衡系统内的功率波动和控制母线电压,光伏发电单元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储能单元处于充电状态,若储能单元的电量充满则保持为满电备用状态,蓄电池不进行放电,交直流负荷单元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值在第二低压和第一低压之间或第一高压和第二高压之间时,相应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所述联网单元的功率传输量达到极限容量或处于断开状态,光伏发电单元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储能单元调节不平衡功率和控制母线电压,交直流负荷单元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值在第二高压和第三高压之间时,相应的工作模式为第三工作模式,所述联网单元以极限功率容量从直流微电网中吸收电能或处于断开状态,光伏发电单元切换到电压下垂控制模式,储能单元按照最大功率进行充电,若储能单元的电量已充满则保持满电备用状态,蓄电池不进行放电,交直流负荷单元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值在第三低压和第二低压之间时,相应的工作模式为第四工作模式,所述联网单元以极限功率容量向直流微电网输送电能或处于断开状态,光伏发电单元运行在MPPT控制模式,储能单元以最大功率进行放电,若储能单元的电量已放完则保持空电待机状态,蓄电池不进行充电,交直流负荷单元按照比例切除内部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单元内设有双向DC/AC变流器,所述双向DC/AC变流器采用双闭环结构,所述双闭环结构具体为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采用三段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结合基于工作点的电压下垂控制模式,所述储能单元采用基于SOC的下垂系数自修正电压下垂控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8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