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自动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2858.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于庆;赵庆川;孙世岭;樊荣;王尧;莫志刚;梁光清;张远征;苟怡;张书林;郭清华;李涛;柏思忠;罗前刚;周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传感器 响应 时间 自动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自动测量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传感器在调教状态下按照设定周期t0密采浓度数据并存储,实时进行浓度曲线整形,计算出完整的通气周期,回归计算识别阶跃变化T0,识别计算阶跃变化T90,根据密采周期和密采测定数量累计计算T90累计时间,累计时间存储,依次按照以上流程进行不低于3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本发明实现了气体传感器智能化自动计算响应时间,测量过程中无人为影响,无需记录标准气体浓度进行90%浓度计算,响应时间测量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自动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行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全部实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装备的安装与使用,有效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慧矿山的建设步伐也逐步加快,对矿用传感器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求矿用传感器能通过各种接口实现与外部网络或系统的双向通信,并具备自识别、自描述、自组织、自诊断、自定位等诸多智能功能。矿用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是气体浓度发生阶跃变化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90%的时间,通常用T90表示。响应时间(T90)是矿用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指标之一,
现有测试技术手段主要以秒表人工读数计时为主。响应时间常规测试方法采用人工记录法,以矿用甲烷传感器为例,测试方法如下:将扩散取样注气装置与传感器进气部位相接,按规定流量通入清洁空气,待传感器零点稳定后,以相同的流量通入2.00%CH4的标准气样3min,记录显示值。然后通入清洁空气,待传感器零点稳定后,把以相同的流量通入2.00%CH4的标准气样的注气装置迅速换到取样头上,并开始记录传感器的指示值达到原显示测量值90%所需要的时间,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从上述可以看出,现有的响应时间测试技术手段,测量过程有人为影响,需进行秒表观察计算,响应时间测量有误差;不适用于大批量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自动测量方法,适应未来大批量气体传感器智能制造性能自动检测、现场智能维护、故障诊断等,在标定过程中传感器自动测量计算响应时间,实现高效、便捷操作,无需进行秒表观察计算;能够应用于矿用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各类传感器在线调校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自动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传感器在调教状态下按照设定周期t0密采浓度数据并存储;
S2:实时进行浓度曲线整形;
S3:计算出完整的通气周期,从而获得传感器响应时间的回归曲线;
S4:识别阶跃变化T0节点和T90节点;
S5:根据密采周期t0和密采测定数量n计算累计时间T90。
进一步,步骤S4中,采用回归计算识别阶跃变化T0节点。
进一步,步骤S5中,累计时间T90的计算公式为:T90=n*t0。
进一步,重复步骤S1~S5不低于3次,将3次计算的累计时间T90取平均值,即为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进一步,步骤S4中,T0节点为密采开始时刻,T90节点为传感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90%的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为气体传感器智能化提供技术手段,在标定过程中传感器智能化自动测量计算响应时间,实现高效、便捷操作,无需进行秒表观察计算,能够应用于矿用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各类传感器在线调校用。本发明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2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