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分离的超小型光纤陀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3260.X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代静;张红杰;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代丽;郭德忠 |
地址: | 056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分离 超小型 光纤 陀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分离的超小型光纤陀螺,光电分离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结构简单,体积小,抗干扰强,通过将控制电路板外置,电路与光路采用带有磁屏蔽线缆的接插件连接,降低电子电路干扰,实现光电分离;采用220m保偏光纤环,设计紧凑合理的陀螺内、外部空间布局结构,不仅隔离发热器件和敏感光纤环,降低由温度扰动引起的Shupe效应、地磁和电子电路干扰引起的Farady效应对陀螺精度的影响,最终获得零偏稳定性不超过0.8°/h,陀螺整体尺寸为Φ26×60(mm),并且在不拆卸光路器件的基础上实现器件及其引脚引线可见可操作,使得陀螺批量生产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陀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分离的超小型光纤陀螺。
背景技术
光纤陀螺是通过检测由Sagnac效应引起的双光束干涉信号的相位差获得角速度信息,与传统机电陀螺相比,光纤陀螺具有动态范围大、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寿命长、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等领域。
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如航空导弹和火箭弹等的导航控制中,陀螺的体积和重量将受到严重限制,需选用超小型(外径小于50mm)的光纤陀螺测量载体角速度。
此外,光纤陀螺的敏感光纤环受温度和磁场干扰影响较大,其shupe效应和Farady效应引起的非互易相移与旋转引起的Sagnac相移无法区分,将产生大的偏置误差影响陀螺精度,因此,隔离发热器件和敏感光纤环,实现光电分离,已成为小型化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现有的光电分离的光纤陀螺的尺寸较大,不能实现小型化,无法适用在航空导弹和火箭弹等的导航控制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分离的超小型光纤陀螺,光电分离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结构简单,体积小,抗干扰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光电分离的超小型光纤陀螺,包括电路控制板、陀螺壳体、Y波导、耦合器、探测器及其转接板以及SLD光源,所述电路控制板设置在陀螺壳体外;
所述陀螺壳体包括上帽、管状外壳以及下帽;
所述管状外壳包括外壳以及外壳内与其同轴的圆台,圆台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圆柱形支架和保偏光纤环;
Y波导、耦合器、探测器及其转接板以及SLD光源轴向圆周分布在圆柱形支架上;圆柱形支架最上端固定一圆盘,圆盘圆周有凹槽用以固定器Y波导和耦合器输入端尾纤,圆盘内有三个圆孔,其中一个圆孔为Y波导和耦合器输入端尾纤的出纤孔,其余两个圆孔为Y波导引脚引线的出线孔和探测器及其转接板的出线孔;
上帽和下帽固定在管状外壳两端,上帽中心有一圆孔为陀螺壳体内光学器件引脚引线的出线孔,光学器件引脚引线通过带有磁屏蔽线缆的接插件与电路控制板相连。
其中,所述陀螺壳体采用磁屏蔽材料。
其中,所述上帽可随时拆卸。
其中,所述管状外壳带有法兰。
其中,圆柱形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圆台另一侧的外壳侧壁上。
其中,上帽和下帽通过螺纹固定在管状外壳两端。
其中,所述保偏光纤环长度为220m。
其中,保偏光纤环通过胶粘固定在圆台下端面上。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3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播放作弊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除草剂涂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