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乳液分离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3378.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如炳;王闰泽;侯先波;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B01D17/09;B01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亚东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乳液 分离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乳液分离设备。该设备包括辅助罐、油收集罐、水收集罐和分离器,其中,分离器包括分离罐、破乳装置、亲油疏水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和亲水疏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亲油疏水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和水疏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分别设置在分离罐内侧的不同位置,不同特性的聚酰亚胺微孔薄膜与分离设备的结构相结合,能够低功耗、高效的实现油水分离。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具有高柔性、高强度、耐高温的特性,能够适用各种破乳方式,膜的厚度较薄,膜内存油/水量较小,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和效果,便于进行后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乳液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也相应得到快速发展,随之产生的餐饮废水量也越来越多,同时含油脂污水长期直接排放,已造成市政排水管网堵塞,污水泄漏等危害;与此同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能源物资石油,在人们开采、运输、利用、储存时也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造成石油泄漏,由于石油污染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处置难、危害大,不管在陆地还是海洋一旦发生石油泄漏都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这给油水分离工艺带来了挑战。按照油水组成的形态,含油废水可以简单分为油水混合物与油水乳液两种类型。
目前,针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传统分离器设备例如①多层油毡过滤去水;②静置分层然后负压吸取上层油;③静置分层然后排出下层水等,原油脱水速度慢、效果差且不稳定,另外一些设备如三级重力和离心相结合的分离器专利设备也存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缺陷。传统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生物质材料、有机黏土、纺布、聚丙烯纤维等普遍应用的材料具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成本高及复杂的制备工艺,吸附能力及可重复利用率低等缺点。
而针对油水乳液,在进行油水分离前一般需要进行加热或振动等破乳处理,此过程易造成吸附材料不可逆的伤害,目前还尚未发现一种适用于油水乳液的高效的油水分离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水乳液分离设备,能够实现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乳液分离设备,包括辅助罐、油收集罐、水收集罐和分离器;
分离器包括分离罐、破乳装置、亲油疏水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和亲水疏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分离罐至少有部分罐体为镂空结构,亲油疏水聚酰亚胺微孔薄膜设置在分离罐的内侧,覆盖在分离罐的镂空部,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水孔,亲水疏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设置在分离罐内侧,覆盖排水孔,破乳装置作用于分离罐内的油水乳液,对油水乳液进行破乳处理;
分离罐位于辅助罐内,水收集罐穿过辅助罐的底部与排水孔连通,或者水收集罐通过排水管穿过辅助罐的底部与排水孔连通;
辅助罐的底部还设有排油孔,油收集罐通过排油孔与辅助罐连通;
水收集罐和油收集罐的相对高度均低于辅助罐。
优选地,分离罐的底部倾斜设置,排水孔设置在分离罐底部的最低处。
优选地,排水孔的面积大于分离罐的底部面积的1/2。
优选地,辅助罐的底部倾斜设置,排油孔设置在辅助罐底部的最低处。
优选地,破乳装置为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控制器和加热棒,加热控制器安装在分离罐的罐口处,加热棒的一端与加热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伸入分离罐内。
优选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控模块,当分离罐内的温度达到60℃,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优选地,破乳装置为机械振动装置,机械振动装置安装在分离罐的壁体,带动分离罐振动。
优选地,油水乳液分离设备还包括支撑架,辅助罐、油收集罐和水收集罐均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3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