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图点位抽稀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3385.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尹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6;G06F7/5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国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图 点位抽稀 展示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地图展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图点位抽稀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在所述地图点位抽稀展示方法中,由于是使用与地图点位分布特征匹配的伪随机数产生器对位于地图显示区域中的所有地图点位进行随机抽样,得到即将隐藏或展示的抽样地图点位,可以在维持抽稀展示前后的点位分布合理性的前提下,利用随机抽样计算量小和所需时间短的特点,相比于基于点距离计算的现有抽稀方案,大大降低计算资源开销和缩短地图点位展示的加载时间,从而可以实现提升点位展示加载速度的目的,进而在移动应用中可以改善应用响应性能,解决当前中低端移动设备所面临点位展示耗时过长的问题,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图展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图点位抽稀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移动应用中,例如常见的与点评类或房产类等相关的APP应用,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端常常需要在所展示的电子地图上加载展示基于地理位置的点位信息,如店铺信息和小区信息等地图点位。在一些场景下,需要在显示设备屏幕上展示位于全屏可见区域内的所有点位信息,并且这些点位数量为海量级别,一般有1000个以上的地图点位。在将海量点位全部展示出来且不使用点位聚合技术,将会发生严重的点位图标重叠问题(如图1所示),使得用户在需要针对地图点位进行点击交互时,无法确认点击的是那一个点位图标,从而造成使用困扰,降低用户的服务交互体验。此外,由于移动终端的计算性能有限,而展示一个地图点位一般是一个较为耗时的操作,如果将这些点位全部展示出来,还将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服务等待体验。
针对上述点位展示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中效率较好的是基于网格化的点距离抽稀方案,其基本思想是使用一种分治策略,将整个地图点位的展示任务划分为更小的子区域地图点位展示任务,即通过将电子地图分割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网格,然后对每个网格内点位的展示分别进行抽稀:在每个网格中,设定一个阈值,然后计算每个点与网格内其它点的距离,将距离小于阈值的点位隐藏,达到抽稀的目的。
但是在上述抽稀方案的点位距离计算过程中,仍然会有较大的性能开销,使得在海量点位的展示情况下,中低端移动设备仍然会面临点位展示耗时过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现有点位抽稀展示技术中,因点位距离计算需较大的性能开销,使得在海量点位的展示情况下,中低端移动设备仍然会面临点位展示耗时过长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图点位抽稀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基于统计学对地图点位进行抽稀,从而无需计算点位间距离,大大降低了计算资源开销,实现提升点位展示加载速度的目的,进而在移动应用中可以改善应用响应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图点位抽稀展示方法,包括:
使用与地图点位分布特征匹配的伪随机数产生器对位于地图显示区域中的所有地图点位进行随机抽样,得到至少一个抽样地图点位,其中,所述地图显示区域是指位于显示设备屏幕中的当前可见区域;
在所述地图显示区域中隐藏或展示所述至少一个抽样地图点位。
基于上述发明内容,可提供一种在LBS服务应用程序的电子地图界面中抽稀展示海量地图点位的新方法,即由于是使用与地图点位分布特征匹配的伪随机数产生器对位于地图显示区域中的所有地图点位进行随机抽样,得到即将隐藏或展示的抽样地图点位,可以在维持抽稀展示前后的点位分布合理性的前提下,利用随机抽样计算量小和所需时间短的特点,相比于基于点距离计算的现有抽稀方案,大大降低计算资源开销和缩短地图点位展示的加载时间,从而可以实现提升点位展示加载速度的目的,进而在移动应用中可以改善应用响应性能,解决当前中低端移动设备所面临点位展示耗时过长的问题,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使用与地图点位分布特征匹配的伪随机数产生器对位于地图显示区域中的所有地图点位进行随机抽样,得到至少一个抽样地图点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3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技术实验台
- 下一篇:基于群时延谱的光谱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