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3929.5 | 申请日: | 202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翰文;牛珍珍;李建平;卢鑫悦;武奔;席昊艳;黄乾;张言涛;戴悦;蔡鹏;刘家俊;付越;孙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一览群智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41;G06F8/71;G06F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系统集成 方法 | ||
1.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最小修改原始模块源代码的通用封装方式,统一封装功能模块的前端和后端,让功能模块以统一的接口方式可以互相拼接,完成封装后的模块利用容器编排技术以镜像和资源描述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包管理工具中,封装好的模块发布到可视化的系统设计工具中;
S2:在系统设计工具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拼接关联功能模块,最终将多个模块集成为新的应用系统;
S3:设置新系统整体框架内容,如系统LOGO,菜单、用户模式等,形成一个完整可用的系统;
S4:对系统设计工具中的模块及系统框架源数据进行编译,生成运维系统中部署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并发布到DevOps运维自动化平台上,利用容器技术体系中的资源编排技术和依赖管理工具,在编译过程中实现前后端的重新水平分层,并对重复的服务依赖做排重处理;
S5:在DevOps平台进行自动部署,最终得到一个可运行的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模块开发环境定义一套流程规范和自动化工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规范包括约定开发过程,主要目标是以对原始代码最低的修改量的情况完成模块的封装,所述自动化工具包括完成源代码到模块的编译、打包和发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可视化集成应用系统包括系统库、集成系统、模块库、系统骨架以及基础设施服务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库用于管理集成好的系统,进行发布操作,经过系统编译发布的过程,把集成好的设计源数据,打包成可以DevOps平台进行快速部署的资源,所述集成系统包含可视化的系统设计工具以及对集成设计好的系统进行配置的工具,所述模块库存储用于集成系统的素材模块,所有模块统一以一种跟本身技术方案无关的封装协议进行封装,以全栈方式进行封装,封装协议包含接入该模块前后端所需的所有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骨架用于承载模块的系统外骨架,包含用于承载各界面的页面框架结构,系统的用户和权限体系,以及保证系统的皮肤系统视觉风格统一,所述基础设施服务库包含数据库、大数据系统,基础AI服务等,模块封装信息中会包含该模块依赖的服务,这些服务最终会以微服务的方式跟随系统一起部署到运维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系统编译发布根据设计源数据的描述,把系统编译成DevOps平台可以理解和进行部署的一系列的配置文件,并且把DevOps平台上系统部署信息同步回系统集成设计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栈模块化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DevOps平台存储编译好的完整系统,并且实现系统的一键部署,对硬件资源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一览群智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一览群智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39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