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4046.6 | 申请日: | 202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2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宏;王宏;黄占斌;陈永福;丁鑫品;孙家恺;张会军;郭孝理;温馨;陈大野;李磊;白国良;胡炳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弃渣场 土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
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
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所述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
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所述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所述第三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所述第四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所述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之前,还包括:
在500-700℃条件下制备得到初始的生物炭;
对所述初始的生物炭进行粉碎处理;
采用1mm筛,选取所述第二质量的生物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肥料为有机肥料时,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10%,当所述肥料为无机肥料时,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0.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包括:
当所述混合物质为稀浆物质时,所述设定比值在100:65至100:80之间;
当所述混合物质为稠浆物质时,所述设定比值在100:50至100:60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包括:
根据待栽植物的类别,确定注浆深度和宽幅;
根据所述注浆深度和宽幅,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栽植物的类别,确定注浆深度和宽幅,包括:
当所述待栽植物的类别为乔木时,所述下部的注浆深度为所述种植穴下50-100cm,四周注浆深度范围为地表10cm以下到与所述种植穴的深度相同,所述宽幅为10-40cm;
当所述待栽植物的类别为灌木时,所述下部的注浆深度为所述种植穴下20-50cm,四周注浆深度范围为地表10cm以下到与所述种植穴的深度相同,所述宽幅为0-20cm。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注浆深度和宽幅,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包括:
向所述种植穴的所述注浆深度处由下到上依次注入所述注浆基质;或者,
向所述种植穴的深层到表层逐渐增加注浆的稠度,以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
9.一种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混合模块,用于将第一质量的土壤、第二质量的生物炭、第三质量的胶结材料相混合,并添加第四质量的真菌和/或第五质量的肥料,以形成混合物质;
第二混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混合物质和水混合,得到所述注浆基质,所述混合物质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例值为设定比例;
生成模块,用于在弃渣场土壤中形成栽植地表,所述栽植地表包括至少一个种植穴;
注入模块,用于采用分级注浆方式向所述种植穴下部和四周注入所构建的注浆基质,以在所述弃渣场土壤中形成土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弃渣场土壤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5-20%,所述第三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2%,所述第四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为1%,所述第五质量和所述第一质量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0%,所述设定比例为100:50至100:8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40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