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痛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110.2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关向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5/00;A61P29/0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痛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痛消癌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中药保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白花蛇舌草、白术、胆南星、瓜蒌皮、海藻、黄芪、金银花、昆布、牡蛎、沙参、山豆根、石见穿、石上柏、天冬、夏枯草、莪术、三棱、没药、延胡索和重楼。本发明生产的药物组合物对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清热解毒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对肝癌、胃癌、肠癌、消化道肿瘤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止痛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在晚期癌症中占70%,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癌症疼痛患者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患者有可能长期忍受疼痛的煎熬,并极大影响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诸如活动、睡眠、以及心情等。
中医认为癌性疼痛的主要多由于气滞、血瘀、热毒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导致不通则痛,主要病因病机是气滞血瘀、经脉闭阻,治疗上重在调理人体阴阳脏腑经络之气血,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中医以扶正祛邪,调气和血为治则,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对癌性疼痛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可知,中药煎剂在治疗肿瘤患者癌痛的疗效并不明显,特别是患者剧烈疼痛时,其起效缓慢,其治疗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止痛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中药组合物对癌症的止痛、消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痛消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舌草25-35份、白术10-15份、胆南星25-35份、瓜蒌皮12-18份、海藻12-17份、黄芪25-35份、金银花12-18份、昆布10-15份、牡蛎25-35份、沙参25-35份、山豆根12-18份、石见穿25-35份、石上柏25-35份、天冬10-15份、夏枯草12-18份、莪术25-35份、三棱12-18份、没药25-35份、延胡索18-22份、重楼10-15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舌草25份、白术10份、胆南星25份、瓜蒌皮12份、海藻12份、黄芪25份、金银花12份、昆布10份、牡蛎25份、沙参25份、山豆根12份、石见穿25份、石上柏25份、天冬10份、夏枯草12份、莪术25份、三棱12份、没药25份、延胡索18份、重楼1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舌草30份、白术12份、胆南星30份、瓜蒌皮15份、海藻15份、黄芪30份、金银花15份、昆布12份、牡蛎30份、沙参30份、山豆根15份、石见穿30份、石上柏30份、天冬12份、夏枯草15份、莪术30份、三棱15份、没药30份、延胡索20份、重楼12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舌草35份、白术15份、胆南星35份、瓜蒌皮18份、海藻17份、黄芪35份、金银花18份、昆布15份、牡蛎35份、沙参35份、山豆根18份、石见穿35份、石上柏35份、天冬15份、夏枯草18份、莪术35份、三棱18份、没药35份、延胡索22份、重楼15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延胡索采用制延胡索,所述延胡索为醋灸或酒灸制作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止痛消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白花蛇舌草、白术、胆南星、瓜蒌皮、海藻、黄芪、金银花、昆布、牡蛎、沙参、山豆根、石见穿、石上柏、天冬、夏枯草、莪术、三棱、没药、延胡索和重楼,将白花蛇舌草、白术、胆南星、瓜蒌皮、海藻、金银花、昆布、牡蛎、沙参、石见穿、石上柏、天冬、夏枯草、三棱、延胡索和重楼分别进行粉碎筛选后得到粗粉,将得到的粗粉混合均匀;
步骤二:向步骤一混合均匀的粗粉中加水煎煮两次,将两次的煎煮液进行收集、合并,然后过滤掉滤渣,然后静置24h,取上清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