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154.5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红;赵仁义;陆伟;李航;陈波;付长奇;张万秋;陈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瑞兴达特种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桁架 结构 焊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涉及桁架拼接工装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车尾总拼工装、车底盘拼工装和车头总拼工装,车尾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车尾支撑柱和桁架支撑柱,车尾总拼工装一侧面设置有衔接柱,车底盘拼工装安装在衔接柱的一侧面,车头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支撑架。本发明通过对车身的封端进行组队增加工艺的可实施性,通过对夹具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夹具能满足桁架车身焊接技术要求,通过加装滑板对关键尺寸的控制定位,增强焊接一致性减少因焊接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夹具组合的多样化、模块化,满足桁架车身各部位组合焊接减少装件时间,对于桁架车身的焊接质量,以及焊接速度都有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桁架拼接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应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桁架结构模型的优化已经可以成为现实。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大多常用与厂房、桥梁等公共建筑中,它是由一些杆轴交于一点的工程结构抽象简化而成。合理地设计桁架结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强度,起到减轻桁架重量,节省材料的目的,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节能减排,桁架结构车身在汽车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
现有的桁架结构车身的研发中公司处于基本空白,没有相关资料技术支持,只有通过计算机不断模拟,制作简易工装夹具实验,在桁架结构中,个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压内力实现自身平衡,整个结构不对支座产生水平推力,桁架结构与常见的实腹梁结构相比,在抗弯方面能将受拉与受压力集中布置在上下两端,增大了内力臂,使得以同样的材料用量,实现更大的抗弯强度,由于前期属于实验阶段虽然实现了桁架结构的抗拉、压性,在结构方面存在着很大缺陷,不能适用于车辆骨架制作中,为解决上述问题,现设计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有效的解决桁架结构车身焊接速度、质量,在制作过程中桁架结构的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焊接方式的先进性,其次是对桁架结构的封端组对,焊接与反变形的工艺技术合理性,以及关键尺寸的焊接合理性,制作桁架结构反变形夹具工装满足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解决桁架结构车身焊接速度、质量,在制作过程中桁架结构的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焊接方式的先进性,其次是对桁架结构的封端组对,焊接与反变形的工艺技术合理性,以及关键尺寸的焊接合理性,制作桁架结构反变形夹具工装满足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车身桁架结构拼焊工装,包括车尾总拼工装、车底盘拼工装和车头总拼工装,所述车尾总拼工装、车底盘拼工装和车头总拼工装均为架体结构,所述车尾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车尾支撑柱和桁架支撑柱,所述车尾总拼工装一侧面设置有衔接柱,所述车底盘拼工装安装在衔接柱的一侧面,所述车头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横梁支撑架;
所述车尾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面安装有第二桁架,所述第二桁架与固定板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桁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嵌合槽,所述第二桁架一侧面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安装在桁架支撑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桁架与滑板滑动配合;
所述车头总拼工装上表面设置有横板支撑架和车头支撑柱,所述横板支撑架上表面设有置物横板,所述置物横板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置物横板挤压配合,所述第一横梁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置与第一横梁相适应,所述车头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搭建面板,所述搭建面板与车头支撑柱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滑板一侧面设置有推架,所述推架包括侧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侧板卡装配合,所述连接杆上表面设有若干槽孔。
优选地,所述衔接柱上表面设置有焊接骨架,所述焊接骨架一侧面设置有辅助骨架,所述辅助骨架与焊接骨架位置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瑞兴达特种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瑞兴达特种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U型电缆抱箍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工装置爆破片的模拟实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