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济型抗H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899.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彬;陈义庆;高鹏;李琳;艾芳芳;伞宏宇;苏显栋;沙楷智;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2;G01N17/00;G01B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济型 base sub | ||
1.一种经济型抗H2S-CO2油井管的应力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试样加工、表面处理、弯曲加载试验、腐蚀速率分析、试样表面形貌观察和腐蚀深度测量,将试样加工成合适的尺寸,对其表面进行预处理,计算表面积和原始质量,按照名义屈服强度,进行一定比例下的四点弯曲加载,然后将夹具和试样整体放入密闭储罐中进行抗应力腐蚀试验,完成试验周期后,将未失效的试样进行表面除锈处理,记录试验后的质量,进行腐蚀速率分析,并进一步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和腐蚀深度的测量,将试样拉应力侧表面的腐蚀腐蚀深度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通过腐蚀形貌观察和计算腐蚀坑的深度来评价油井管材料的抗应力腐蚀性能,结合腐蚀速率评价油井管的耐蚀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抗H2S-CO2油井管的应力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四点弯曲加载实验中的测试溶液为含1.5~3.0g/L的HCO3-的nace标准A溶液,常压下通入硫化氢致饱和,然后通入CO2气体,使得密闭储罐的压力恒定为0.1~0.5Mpa,每隔24~48h补充CO2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抗H2S-CO2油井管的应力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腐蚀坑深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1)将试样放在载物台上,旋转载物台使得待测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X轴,宽度方向平行于Y轴,在光学显微镜模式下,对试样表面的待测区域聚焦,保证图像清晰显示;
2)切换为激光扫描成像模式,对试样表面的待测区域进行逐层扫描,获得二维形貌图,然后转换形成三维立体形貌图;
3)切换为激光共聚焦三维测量模式,在平行于X轴方向上,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截取,获得截面轮廓形貌图和截面轮廓曲线,轮廓曲线形状代表截面位置的试样表面形貌,选取轮廓曲线上相临近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测得的高度差即为腐蚀坑的深度,通过测量腐蚀坑的深度评价油井管材料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抗H2S-CO2油井管的应力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加载试验是将试样表面进行预处理,按照名义屈服强度50%~90%的比例进行弯曲加载,然后将夹具和试样整体放入盛有试验溶液的密闭储罐中腐蚀;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00-500,保证观察区域具有代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8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