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韧性优异的管线用厚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5913.8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任毅;王爽;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38;C22C38/26;C22C38/28;C22C38/22;C22C38/06;C22C38/58;C22C38/50;C22C38/48;C22C38/44;C22C38/20;C22C38/42;C21D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优异 管线 厚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塑韧性优异的管线用厚板,其特征在于:该厚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25%~0.055%、Si:0.26%~0.40%、Mn:1.51%~1.75%、P≤0.010%、S≤0.0015%、Nb:0.02%~0.05%、Ti:0.010%~0.030%、Cr:0.16%~0.35%、Mo:0.06%~0.19%、Ni:≤0.20%、Cu:≤0.15%、Al:0.010%~0.025%、N: 0.0010%~0.0040%、Ca:0.0015%~0.0040%、Ca/S≥1.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一种塑韧性优异的管线用厚板的制备方法,包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轧制、冷却;
(1)连铸和加热:连铸坯浇注过热度10~25℃,连铸坯拉速0.6~1.2m/min,连铸坯厚度/成品钢板厚度≤11;连铸坯均热段温度1140~1190℃,均热段时间不低于0.3min/mm;
(2)轧制:粗轧开轧温度为1080~1120℃,粗轧终轧温度为990~1040℃,轧制方式采用横纵轧制或直接纵轧方式,其中,纵轧道次4-7道,纵轧最后4道次的每道次变形率18%-25%且逐道递增,每道次间隔8~20s,在进行最后4道次纵轧前采用喷淋+空冷的方式冷却使连铸坯温度下降到1060℃以下,轧制速度1.2~2.0m/s;
中间待温坯厚度2.8t~4.0t,其中,t为成品钢板厚度,精轧开轧温度为810~850℃,精轧终轧温度为(Ar3+40℃)~Ar3;
(3)冷却:轧后钢板进行三阶段冷却,第一阶段冷却终止温度660~720℃,冷速10~20℃/s;第二阶段冷速不超过2℃/s ,冷却时间10~40s;第三阶段以5~20℃/s冷速加速冷却至200~280℃,最后空冷至室温;
所述管线用厚板的显微组织为复合硬相+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为主,所述复合硬相为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复合组织,所述多边形铁素体体积百分比在5%~35%,所述多边形铁素体平均尺寸小于7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韧性优异的管线用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用厚板厚度26mm;横向屈服强度达到470~540MPa,横向抗拉强度达到600~680MPa,横向屈强比不超过0.83;纵向屈服强度达到450~530MPa,纵向抗拉强度达到590~670MPa,纵向均匀延伸率UEL≥10%,纵向屈强比不超过0.82,应变硬化指数n≥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韧性优异的管线用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终轧温度范围为750~7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韧性优异的管线用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轧制结束后,钢板原始奥氏体晶粒平均高度不超过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9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