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929.9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海涛;张志军;苏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凉市新世纪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28;C04B16/06;C04B1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绿色 再生 混凝土 | ||
1.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P42.5水泥320-325份;
石灰石粉65-80份;
外加剂6.5-7.5份;
细骨料910-930份,所述细骨料为机制砂;
粗骨料485-500份;
引气剂2-3份;
纳米氧化铝9-11份;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8-12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4-6份;
水140-1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份为:
P42.5水泥322份;
石灰石粉70份;
聚羧酸减水剂7.2份;
细骨料920份,所述细骨料为机制砂;
粗骨料498份;
引气剂2.8份;
纳米氧化铝10.8份;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11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5.6份;
水15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由重量比为1∶1的氧化石墨烯和单壁碳纳米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由重量比为1.5∶1的天然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组成;所述天然粗骨料的粒径为1-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中包含重量份数为3.5份的聚丙烯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松香粉、氢氧化钠、硫酸、三聚氰胺、乙二醇、新戊二醇和水所制备的混合树脂C,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a.将松香粉、氢氧化钠和水投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15分钟,然后加热至70℃,保温30分钟,制得混合树脂A;
b.将混合树脂A升温至80℃,缓慢加入硫酸和三聚氰胺,保温25分钟,制得混合树脂B;
c.将混合树脂B升温至87℃,依次缓慢加入乙二醇和新戊二醇的混合物,保温45分钟,生成混合树脂C。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导热型绿色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相应份数的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石灰石粉投入搅拌机,转速为260r/min,室温条件下搅拌8分钟;
步骤2,称取相应份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氧化铝、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加入步骤1中的搅拌机内,转速为260r/min,室温条件下,继续搅拌4分钟,再加入三分之一的水和聚丙烯纤维,继续搅拌3分钟混合成均匀的砂浆;
步骤3,向步骤2中加入引气剂、减水剂和剩余的水,转速为260r/min,室温条件下再搅拌10分钟至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凉市新世纪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凉市新世纪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9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容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磁流量计系统及故障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