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部前倾矫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6732.7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基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基用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部 前倾 矫正 装置 | ||
根据一实施例的头部前倾矫正装置,包括:前面支撑部,其支撑用户的下巴;后面支撑部,其支撑用户的颈椎的后方;以及调节部,其可以调节所述前面支撑部及所述后面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部,可以水平向后移动用户下巴的下颚关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部前倾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的颈部颈椎弯曲以适当分散头部的重量并支撑头部。然而,对于上班族和学生来说,他们有久坐的生活方式,长时间以久坐的姿势工作或学习,头部从肩部的中心线向前倾斜,头部的重量向前倾斜,因此,颈椎的曲线笔直地伸展,颈部和肩部的肌肉支撑着整个头部的重量。当这种久坐的姿势持续下去时,颈椎和肌肉就会绷紧,从而使颈椎的曲线变直,由此产生头部前倾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颈部僵硬、肩膀酸痛紧张、紧张性头痛、慢性疲劳及注意力下降等。当忽略这些症状时,会刺激到颈部的颈椎间盘,导致使其突出。
上述描述已经在构思本公开的过程中被发明人所拥有或获取,并且,不一定是在提出本申请之前公知的技术。
发明内容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
根据一实施例的头部前倾矫正装置包括:前面支撑部,其支撑用户的下巴;后面支撑部,其支撑用户的颈椎的后方;以及调节部,其可以调节所述前面支撑部及所述后面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其中,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部,可以水平向后移动用户下巴的下颚关节。
所述调节部可以包括:调节框架架,其固定在所述前面支撑部及所述后面支撑部中的任一个;一对滑动框架架,其可以在所述调节框架架内部滑动,并连接到所述前面支撑部及所述后面支撑部中的另一个;以及调节手柄,其在所述调节框架架上旋转从而传递旋转力,使所述一对滑动框架架分别朝相反方向滑动。
所述一对滑动框架架及所述调节手柄以齿条齿轮结构可以相互啮合,所述一对滑动框架架对应于所述调节手柄的旋转角度,可以以相同的长度进行滑动。
所述调节框架架可以包括:调节手柄容纳部,其容纳所述调节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棘轮构件,其形成在所述调节手柄容纳部的内周面;所述调节手柄可以包括限位件,其通过结合在所述棘轮构件来限制所述调节手柄的旋转方向。
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旋转体,其使所述调节手柄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前面支撑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旋转体形成为一体,并可朝向远离所述旋转体的中心的方向弹性变形。
所述调节手柄还可以包括:握持部,其可被用户握持,并可相对于所述旋转体旋转;以及操作突起,其从所述握持部突出,并根据所述握持部及所述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角度进行加压,以使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旋转体的中心。
所述调节部可以包括:连接带,其连接到所述前面支撑部及所述后面支撑部中的任一个;一对紧固构件,其形成在所述连接带的两侧;以及一对滑动框架架,其配置有分别紧固在所述一对紧固构件的头部。
所述紧固构件包括:凹陷部,其朝第一方向凹陷,以容纳所述头部;以及卡槽,其从所述凹陷部朝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凹陷;所述头部包括翼部,其插入至所述卡槽中;当所述头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被容纳在所述紧固构件内部后,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结合到所述紧固构件时,所述翼部则被卡在所述卡槽,由此可以防止所述头部从所述紧固构件朝所述第一方向发生脱离。
所述紧固构件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凹陷部的紧固构件磁铁,所述头部还可以包括可磁性结合到所述紧固构件磁铁的头部磁铁。
从所述翼部到所述头部磁铁的中心的距离与从所述凹陷槽到所述紧固构件磁铁的中心的距离可以相同。
以所述第二方向为基准,所述头部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凹陷部的长度。
所述前面支撑部可以包括:下巴支撑框架,其从所述前面支撑部向所述头部前倾矫正装置的中心突出;以及前面扩展框架,其支撑上半身。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基用,未经张基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6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