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压双重密封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7890.4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清希;王辉;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F17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灞***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重 密封 阻封液 自动 调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有压双重密封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属于机械密封系统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的阻封液循环系统不能随着泵密封腔压强的波动而适应性地波动的问题。自动调压系统中,储液罐用于储存阻封液,储液罐与机械密封部的输入口经出油支路连通,且恒流泵设置于出油支路上;自动调压装置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机械密封部的输出口与第一腔室的输入口经调压支路连通,第一腔室的输出口与储液罐经回油支路连通,第二腔室与泵密封腔连通;自动调压装置能够根据第二腔室的压强自动调节第一腔室的压强,以使第一腔室的压强与第二腔室的压强的差值保持为恒定值。本发明用于机械密封的阻封液循环系统的调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密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压双重密封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又称端面密封,是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且相对滑动所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机械密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输送危险、易燃或有毒介质的流程泵中,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减少对环境的泄漏污染,同时降低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密封成本。
机械密封种类较多,有压双重机械密封为常用的机械密封之一。有压双重机械密封除机械密封本体外,还包括机械密封支持系统,即有一个加压外部阻封液循环系统向密封腔提供起润滑和冷却作用的清洁阻封液。只有阻封液的压强至少高于其密封的泵送流体压强0.14MPa-0.2MPa,当发生泄漏时,才能保证阻封液向设备内漏,而不是被密封介质外漏。
在实际应用中,当泵进口压强波动较大时,泵密封腔压强会随之变化,进而需要阻封液的压强随泵密封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但现有的阻封液循环系统不能随着泵密封腔压强的波动而适应性地波动,进而阻封液的压强不能随着泵密封腔压强的波动而适应性地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压双重密封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阻封液循环系统不能随着泵密封腔压强的波动而适应性地波动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有压双重密封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包括储液罐、恒流泵、机械密封部和自动调压装置;所述储液罐用于储存阻封液,所述储液罐与所述机械密封部的输入口经出油支路连通,且所述恒流泵设置于所述出油支路上;所述自动调压装置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机械密封部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输入口经调压支路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输出口与储液罐经回油支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泵密封腔连通;所述自动调压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第二腔室的压强自动调节所述第一腔室的压强,以使所述第一腔室的压强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压强的差值保持为恒定值。
可选的,所述自动调压装置包括壳体、活塞;所述活塞的两端的外壁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并能够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滑动;所述活塞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活塞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活塞的第二端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一腔室的输入口处设置有调节孔,所述活塞的第一端在所述壳体内滑动时,能够部分遮挡所述调节孔,以改变所述调节孔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出油支路上设置有安全阀,且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恒流泵与所述机械密封部之间;当所述机械密封部内的压强过大时,所述安全阀开启,以使所述机械密封部泄压到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调压支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器,且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器并联设置。
可选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安装于所述储液罐内,用于冷却所述储液罐内的阻封液。
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设置于所述储液罐内,且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外界冷却水源连通。
可选的,阻封液自动调压系统包括排气管线,所述排气管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储液罐的顶部内侧,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储液罐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