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20kV智慧能源站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8314.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云;李小云;钟怡;李辉;卢小龙;刘胜利;张延;谢彬;易娜;陈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J3/32;H02J7/3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宁冈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20 kv 智慧 能源 站站 直流电源 系统 | ||
一种220kV智慧能源站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包括通过AC/DC变流器Ⅰ联接的交流微网380/220V母线和直流微网750V母线,所述交流微网380/220V母线通过AC/DC变流器Ⅱ给站用直流220V母线Ⅰ供电,所述直流微网750V母线通过DC/DC变流器Ⅰ给站用直流220V母线Ⅱ供电,所述站用直流220V母线Ⅰ和站用直流220V母线Ⅱ通过直流联络开关相联;所述交流微网380/220V母线上设有交流馈线柜和MW级磷酸铁锂储能,所述直流微网750V母线上设有超级电容Ⅰ。利用本发明,可复用MW磷酸铁锂调峰储能系统,取消站用铅酸蓄电池、取消常规UPS电源,配置小容量超级电容稳定站用直流母线电压,在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占地、节省了投资,减少了运维工作量,对环境更友好,充分发挥了多站融合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能源站的电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220kV智慧能源站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新基建”简分为7大领域,包括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表明电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5G基站大规模建设能带来用电量大增,电动汽车用电是国家电网公司比较容易把控的增量售电市场,大数据中心也是早已“盛名在外”的耗电大户,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发电供给过剩的情况,故而将电力企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和车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建设,其1+N里,1是以变电站为中心,N可以按需包括数据中心站、充换电站、储能站、5G基站等。
开展“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建设,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变电站现有资源价值,对内对外提供增值业务服务,推动能源流、业务流和数据流的“三流合一”,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万物互联”,创建能源共享互济新业态。
常规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系统将站用直流电源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电力用逆变电源系统以及通信用电源系统各部分统一组装成为整体,并使用铅酸蓄电池来充当后备电源。在高频开关、蓄电池、交流电源、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变电站采用一体化电源系统,通信直流系统和站用直流系统合并, 已经过近十年的运行验证,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也为广大运维人员所熟悉和接受; 220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采用单母分段接线,配置3组充电模块,2组铅酸蓄电池分别挂在两段母线上。单一变电站从基建和运维的角度出发,一体化电源系统优化整合的空间和必要性不大。
但常规直流系统的铅酸蓄电池在正常运行时,铅酸蓄电池组正常情况下处于浮充状态,加大了运行监视、维护的难度,很多问题难以及时发现。电池间的不一致性,造成多次充电后不同电池过充、欠充加剧,致使整个电池组容量不断下降。当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到额定容量90%以下时,电池进入衰退期,容量下降到80%时,电池进入急剧衰退期。蓄电池后备供电时间将大大缩短,厂家标称的寿命需要在规定的运行温度、标准的充放电方式(包括负载大小)下进行,实际上这些条件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达到。多年的运行经验证实,铅酸蓄电池的实际寿命与标注寿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4~5年就需要更换。酸蓄电池受其先天条件的制约,存在着循环寿命差、高低温性能差、充放电过程敏感、深度放电性能容量恢复困难、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建设,变电站的性质及其内部的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的设备、系统架构、运维模式的优化更新。
“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包含变电站、数据中心、集中式储能电站等元素。全站构建了交直流混联微网,在此基础上,全站直流电源系统急需一种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复用MW级调峰储能系统的220kV智慧能源站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