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8375.8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罗永祥;徐丹伟;王健;宋向前;杨庭奕;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F41A19/61 | 分类号: | F41A19/61;F41A19/10;F41A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步枪 定时 击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扳机,所述扳机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壳体包括单片机、供电模块、时钟模块、复位模块、显示模块、电磁铁驱动模块、按键模块、程序模块、定时器寄存器和按键检测模块。本发明的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将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外部电路和内部程序共同控制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当电磁铁驱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会控制电磁铁吸合,电磁铁吸合后触发击发机构,击发机构扣动自动步枪扳机,从而使自动步枪击发子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步枪击发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纳米等高新技术不断发展,武器系统不断升级换代,国际局势也日益复杂,一些地区军事对抗不断,残酷的战场环境对士兵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各国高度重视战斗人员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为保护作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无人作战平台应运而生,无人作战平台能够帮助士兵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完成侦查情况、探雷、排爆、火力打击、掩护作战人员、传输数据等任务,还可以在复杂的作战空间探测核生化武器、扩大作战视野,大大提高了战斗人员的灵活性、战斗力和生存率,无人机、无人潜艇、无人战斗机器人等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了信息化战场上重要的攻防力量,显示出了自身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各国重视,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自动步枪主要用于小规模战争或局部战场作战使用,用于火力压制、击毙恐怖分子或爆恐分子,维稳的作用,击发方式为手动击发,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机动性不如无人机,无法快速到达现场,此种作战方式对人员存在一定危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步枪定时击发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扳机,所述扳机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壳体包括单片机、供电模块、时钟模块、复位模块、显示模块、电磁铁驱动模块、按键模块、程序模块、定时器寄存器和按键检测模块,所述单片机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中断控制模块、晶体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定时器和计数器,所述电磁铁驱动模块包括电磁继电器、三极管、指示灯、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和数码管显示模块;
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与供电模块、时钟模块、复位模块、定时器寄存器、按键模块和程序模块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按键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和电磁铁驱动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采用额定电压为12V的HCNE1-1578电磁铁,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C5芯片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采用5V直流电源,所述晶体振荡器采用12Mhz晶体振荡器。
优选的,所述数码管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封装组成,且数码管采用共阴极连法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继电器采用G2R-14-DC5继电器,其额定电压为5V,所述输入模块能够接收电信号触发电磁继电器对输出模块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定时时间,另一个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击发子弹数。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还包括I/O接口和全双工UART的串行通信口,且I/O接口分别用于与显示模块和按键检测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引脚采用DIP封装,所述数据存储器采用256字节数据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学院,未经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