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水中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9265.3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王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水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氮的方法,首先经过厌氧生物铵化处理,在厌氧铵化反应器内硝态氮和亚硝态氮通过生物反硝化得以去除,有机氮通过生物铵化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厌氧铵化反应器出水澄清回收厌氧污泥菌种;经过澄清后的出水,通过调节水的pH及补充镁盐或磷酸盐,使铵态氮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磷酸铵镁沉淀从而实现水中铵态氮的去除通过本方法可同时实现水中不同形态的氮元素的去除,因此脱氮效率高,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水中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要求标准的日益提高,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要求相应提高;由于水中溶解性的氮及磷会导致湖泊的富营养化,因此废水经处理后对氮及磷的含量要求日趋严格。
现有的脱氮技术包括生物脱氮法、化学吹脱法、折点加氯氧化法和化学沉淀法。应用条件也不尽相同。对于生物脱氮,高的氨氮含量会导致废水的C/N降低,当C/N低于4会导致废水中营养比例失调,增加生化处理负荷,且使生物过程的脱氮变得困难;补充碳源可以提高C/N改善脱氮效率,但是会增加废水处理的费用。化学吹脱法对温度和pH要求较高;折点氯化法处理效率高,但只针对低氨氮浓度的废水。
公开号为:CN 110668599 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利用氨氮废水和含磷废水回收氮磷的处理方法》,提出先调节氨氮废水的pH值至11.0~12.0进行吹脱,得到氨气和残液,然后向含磷废水中加入镁盐,并通入吹脱而产生的氨气然后搅拌,进而将压滤静置得到的沉淀,最后将压滤滤液和上清液合代替氨氮废水重复反应;该方案未考虑该方法只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否则无法采用吹脱法无法产生氨气;同时在通入氨气前,含磷废水中先加入镁盐,此时水中的磷酸根会优先与镁反应产生磷酸镁沉淀;再通入氨气无法参与磷酸盐及镁盐反应,导致反应无法正常进行;最后由于通过化学反应水中的氨氮已经去除,无法回用作为吹脱产氨气的氮源,因此该方法无法实现。
公开号为:CN 103936192 B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提出向待处理的氨氮废水中加入镁盐和磷酸盐,调节废水pH值为8.5~9,然后将充分反应后的废水通过微滤膜进行过滤,微滤膜滤后分离出来的浓缩液通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滤渣主要成分为鸟粪石;该方案未考虑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鸟粪石晶体会长大,吸附在微滤膜的表面导致微滤膜的堵塞,该方法不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
同时以上除生物脱氮法均对以铵态氮形式存在的含氮废水有处理效果,对其他形式的氮脱除效果不明显,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脱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水中氮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脱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水中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厌氧铵化反应器内加入铵化菌和反硝化细菌;
2)含氮废水首先经过所述厌氧铵化反应器将废水中有机氮在铵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实现有机氮的铵态化转变;同时废水中硝酸氮和亚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气态氮从而实现废水氮素的部分脱除;
3)厌氧铵化反应器的出水先经过澄清池澄清后进入预反应器,在预反应器内完成水质的pH调节并补充磷酸盐;
4)所述预反应器的出水进入主反应器内,并在在所述主反应器内投加镁盐生成磷酸铵镁完成水中铵态氮的去除;
5)所述主反应器的出水进入后反应器,在所述后反应器内投加絮凝剂强化磷酸铵镁的沉淀效果,同时去除水中残留的磷酸盐;最后在沉淀池内实现磷酸铵镁及磷酸盐沉淀物的去除。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铵化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在0~0.5mg/L。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铵化反应器内的温度范围在1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