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临床儿童用感应安抚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0043.3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万园园;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043;A61G7/07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临床 儿童 感应 安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临床儿童用感应安抚床,包括陪护床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陪护床本体上、且位于其床尾端的儿童摇篮床;所述儿童摇篮床包括摇篮本体,以及两分别设置于所述陪护床本体两侧的L型支架;在所述摇篮本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旋转连接座,所述旋转连接座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摇篮本体的侧壁连接,同时在所述旋转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快接插销,在所述L型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快接插销对应设置的固定插座;其中大人的陪护床和儿童的摇篮床可以快速拆卸安装,组装好后,大人和儿童即可以一起使用,又可以做到互不干扰,增加患儿安全感,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家长熟睡后,无意识地侧翻身压到患儿,从而降低儿童窒息的风险,还方便家长随时照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安抚床,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临床儿童用感应安抚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婴幼儿病床(0~3岁),母婴通常是分开的,不利于医院对儿童的安全管理,在实际情况中,医院也会配备有儿童床,但是在医院病房内部,由于人多拥挤,并不方便对儿童照顾,具体存在以下缺点:
1、儿童医院比较吵闹,小患儿易受影响哭闹,不好安抚;2、如果患儿母亲和患儿同床,容易压到患儿,患儿太小,不易反抗,有窒息的风险;3、新手父母不太会照顾,患儿生病后更不知道如何是好,留置针容易脱落;4、由于患儿年龄小,父母经常起夜,睡眠不足,不能很好观察患儿;5、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如果父母或者护士不及时发现,很危险;6、夜间无照明的情况,不方便观察患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临床儿童用感应安抚床,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大人的陪护床和儿童的摇篮床可以快速拆卸安装,组装好后,大人和儿童即可以一起使用,又可以做到互不干扰,增加患儿安全感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家长熟睡后,无意识地侧翻身压到患儿,从而降低儿童窒息的风险,还方便家长随时照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临床儿童用感应安抚床,包括陪护床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陪护床本体上、且位于其床尾端的儿童摇篮床;
所述儿童摇篮床包括摇篮本体,以及两分别设置于所述陪护床本体两侧的L型支架;在所述摇篮本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旋转连接座,所述旋转连接座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摇篮本体的侧壁连接,同时在所述旋转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快接插销,在所述L型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快接插销对应设置的固定插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摇篮本体的内部呈凹腔设置,并在所述凹腔的上部设置有头枕收纳槽,同时在所述头枕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可翻转头枕,在对患儿进行头部的静脉注射时,将可翻转头枕从下向上翻起,然后通过绑缚带固定患儿头部,防止输液过程中患儿头部乱动,造成注射针错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凹腔的两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左置收纳槽和右置收纳槽,在所述凹腔的下部设置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下置收纳槽,同时在所述左置收纳槽、右置收纳槽和两下置收纳槽的内部各设置有一可翻转操作台,在对患儿进行手部或脚部的静脉注射时,将对应位置的可翻转操作台从内向外翻起,然后通过绑缚带固定患儿的手部或脚部,防止输液过程中患儿乱动,造成注射针错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感应安抚床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陪护床本体两侧的两凹槽型滑轨,以及一一对应设置于两凹槽型滑轨内的两滑动滚轮;同时所述滑动滚轮固定于对应侧的L型支架的底部,儿童摇篮床可沿着凹槽型滑轨左右滑动,方便家长在白天的时候将儿童摇篮床拉近后进行照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摇篮本体上安装有摇篮提手,且所述摇篮提手呈倒U字形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侧的旋转连接座上部,同时在其中一旋转连接座上安装有转动角度限位器,当患儿需要转移进行各项检查时,可以直接将儿童摇篮床从陪护床本体上拆卸下来,通过摇篮提手直接手提转移,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摇篮本体的背面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床头卡插槽,在床头卡插槽内插入患儿信息卡,该患儿信息卡包含患儿个人信息、病房号、床号以及病因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