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料场人车交叉作业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1405.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海;韩冰;李玉忠;胡宝鼎;赵晶晶;魏克印;刘成江;张军;曹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7/0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料 场人车 交叉 作业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料场人车交叉作业预警系统,包括智能管控平台模块、作业车辆模块、作业人员模块及无线AP;智能管控平台模块包括智能管控平台、管控平台声光报警器、智能监控平台及交换机;作业车辆模块包括车载微处理系统、车载微基站、车载声光报警器、车载监控平台;作业人员模块包括供作业人员佩戴的电子识别标签及人员声光报警器;交换机用于所述智能管控平台与所述车载微基站、电子识别标签之间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无线AP用于为智能管控平台、交换机、车载微处理系统、车载微基站、电子识别标签提供无线网络。本发明能够实现车与车和车与人之间的防撞预警,避免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料场安全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料场人车交叉作业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质料场中,作业车辆较多,工作人员时常在料场内穿行,尤其是晚上作业;工作环境恶劣,粉尘大,驾驶员视距受限,容易疲劳、有盲区,倒车、转向时可能导致人员发生刮擦、碰撞、碾压等恶性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现有技术中,已存在一些作业车辆与工作人员之间的防撞预警措施,例如,露天矿采场人车防撞预警技术(CN 201560802 U)。但是存在以下缺点:无法做到精准地监控工作人员与作业车辆在工作场地的具体位置,无法实时显示作业车辆与工作人员的距离和工作人员在作业车辆的具体方位,同时也无法识别出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料场人车交叉作业预警系统,实现作业车辆与工作人员,以及作业车辆与作业车辆之间的防撞预警,避免因为作业车辆的盲区、驾驶员视线受阻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确定工作人员的上岗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料场人车交叉作业预警系统,包括智能管控平台模块、作业车辆模块、作业人员模块及无线AP;
所述智能管控平台模块包括智能管控平台、管控平台声光报警器、智能监控平台及交换机;
所述作业车辆模块包括车载微处理系统、车载微基站、车载声光报警器、车载监控平台;
所述作业人员模块包括供作业人员佩戴的电子识别标签及人员声光报警器;
所述交换机用于所述智能管控平台与所述车载微基站、电子识别标签之间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所述无线AP用于为所述智能管控平台、交换机、车载微处理系统、车载微基站、电子识别标签提供无线网络;
所述车载微基站用于通过实时全方位发射无线电波,自动感应多个电子识别标签和其它车载微基站,获取车与车和人与车之间的距离数据,并将所述距离数据通过所述车载微处理系统传输至所述智能管控平台;
所述智能管控平台用于:
根据所述距离数据精确定位生物质料场内作业车辆和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实时显示于所述智能监控平台;
将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车载微处理系统传输至所述车载监控平台,显示该作业车辆周围的其它作业车辆及作业人员的具体位置信息;
所述车载微处理系统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数据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范围,若是,生成防撞预警指令,并通过所述管控平台声光报警器、车载声光报警器、人员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管控平台声光报警器安装于管控室,用于通过所述报警信息,提供管控工作人员作出应对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声光报警器安装于作业车辆驾驶舱内,用于通过所述报警信息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声光报警器安装于所述电子识别标签上,用于通过所述报警信息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剂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号产生电路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