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链路传送方法和用户设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71706.3 申请日: 2020-08-04
公开(公告)号: CN112399601A 公开(公告)日: 2021-02-23
发明(设计)人: 唐治汛;陈滔;雷敏 申请(专利权)人: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W72/04 分类号: H04W72/04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单晓双;董骁毅
地址: 新加坡***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侧链路 传送 方法 用户 设备
【说明书】:

发明提供侧链路传送方法和用户设备,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链路传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接收配置,其中所述配置指示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用于侧链路传送;在所述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上接收来自另一用户设备的所述侧链路传送;以及处理在所述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上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传送的数据传送。通过利用本发明,可更好地进行侧链路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以及更具体地,关于侧链路通信。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总体呈现本发明上下文的目的。当前署名发明人的工作(到在该背景章节中描述该工作的程度)以及在提交时在其他方面作为现有技术可能不合适的描述的方面,既不明确也不隐含地承认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考虑到公共安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标准的版本(release)12中率先支持两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无需通过基站(base station,BS)的信号中继(relay)而直接进行装置到装置(device-to-device,D2D)的连接。版本13中的侧链路(sidelink,SL)通信支持UE到网络的中继,其中覆盖范围内(in-coverage)的UE能够在eNB和覆盖范围外(out-of-coverage)的UE之间中继信号。在版本14中,侧链路通信的场景从仅用于公共安全的D2D近程服务(proximity service,ProSe)延展到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to-everything,V2X)。而随着版本14的继续演进,3GPP在版本15中引入了一些新功能,诸如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和传送分集(transmission diversity)。3GPP新无线电(New Radio,NR)在版本16中继续推动侧链路传送的演进,并支持一系列LTE以及先进LTE(LTE-Advanced,LTE-A)中未提供的新侧链路功能,包括反馈信道、免授权接入、增强信道感知进程以及新控制信道设计。当UE为车辆时,D2D通信可被称为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其他基于车辆的通信可包括V2X、车对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车对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以及车对网络(vehicle-to-network,V2N)等。

除了以前通信技术中已经采用的频带(如3G的2100MHz;4G LTE的1.7/2.1GHz、2.3GHz以及2.5GHz)之外,5G NR利用24GHz以上的频带作为对6GHz以下频带的补充。而由于5G NR需要非常高的数据率,甚至可以考虑更高的频率,如60GHz。鉴于他们的波长,这些频带常被称为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频带。NR跨越如此广范围的频率,有一些特定规则仅适用于特定的频率范围,包括不同的NR参数集(numerology)如何适用。3GPP在版本15中将NR频带划分成两个频率范围:包括6GHz以下的所有现存和新频带的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1(FR1),以及包括范围24.25到52.6GHz的频率范围2(FR2)。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链路传送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接收配置,其中所述配置指示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用于侧链路传送;在所述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上接收来自另一用户设备的所述侧链路传送;以及处理在所述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上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传送的数据传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电路,用来接收配置,其中所述配置指示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用于侧链路传送;并且在所述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上接收来自另一用户设备的所述侧链路传送;以及处理电路,用来处理在所述时隙内预配置数目的连续符号上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传送的数据传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