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1733.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敏;郭禹标;黄鑫炎;曾宇莹;陈凤佳;谭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瑜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哮喘 慢阻肺 重叠 炎症 小鼠 模型 建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任一种方式实现:
S1、吸烟和曲霉菌蛋白酶诱导的类ACO模型
(1)吸烟处理:小鼠从第0天起每天吸入香烟的烟雾,每天4±1支,每周5±1天,共4~6月;
(2)致敏原处理:吸烟处理结束3~7天后,先将小鼠麻醉,然后鼻内滴入曲霉菌蛋白酶溶液致敏小鼠,隔1~2天处理1次,共8~10次,构建得到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
S2、纳米炭黑颗粒和曲霉菌蛋白酶诱导的类ACO模型
(3)nCB处理:从第0天起,将小鼠麻醉后鼻内滴入纳米炭黑颗粒,每周2~4次,共4~6周;
(4)致敏原处理:nCB处理结束2~4周后,先将小鼠麻醉,然后鼻内滴入曲霉菌蛋白酶溶液致敏小鼠,隔1~2天处理1次,共8~10次,构建得到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
步骤(2)和(4)中所述的曲霉菌蛋白酶的剂量为9±1μg/只;
步骤(2)和(4)中所述的曲霉菌蛋白酶溶液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曲霉菌蛋白酶溶于PBS缓冲液中,制备浓度为0.18mg/mL的曲霉菌蛋白酶溶液;
步骤(3)中所述的纳米炭黑颗粒的剂量为50±2μg/只;
步骤(3)中所述的纳米炭黑颗粒为粒径15nm的纳米炭黑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吸入的香烟的烟雾为:每天4支,每周5天,共4~6月;
步骤(3)中所述的nCB处理为:每周3次,共4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和(4)中所述的致敏原处理为隔天处理1次;
步骤(1)和(4)中所述的致敏原处理的次数为8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滴入的纳米炭黑颗粒为采用PBS缓冲液配制的混合液,其浓度为1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和(3)中所述的小鼠为C57BL/6小鼠;
步骤(1)中所述的香烟为万宝路香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和(4)中所述的麻醉为采用异氟醚气雾进行麻醉。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类哮喘慢阻肺重叠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在筛选对哮喘慢阻肺重叠有效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7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聚丙烯的注塑成型工艺
- 下一篇:车载远置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