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窗升降蜗杆用高光洁度磨光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1809.X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晋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2;C22C38/54;C22C38/60;C21D8/06;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1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窗 升降 蜗杆 光洁度 磨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窗升降蜗杆用高光洁度磨光棒,其具有以下成分组成C:0.180‑0.220%、Si:0.200‑0.240%、Mn:0.420‑0.500%、P:0.006‑0.010%、S:0.002‑0.003%、Mo:0.015‑0.025%、Ni:0.015‑0.025%、Cr:0.040‑0.060%、Cu:0.020‑0.035%、Sn:0.010‑0.150wt%、Sb:0.010‑0.015wt%、Cr:10.5‑13.0wt%、N:0.010‑0.020wt%、V:0.250‑0.800wt%、Ce:0.800‑1.300wt%、Co:0‑0.0300wt%、Nb:0.010‑0.080wt%、B:0.002‑0.004wt%、Ti:0.300‑0.800%,剩余部分为Fe和杂质元素;还公开了将上述组分制作加工成车窗升降蜗杆用高光洁度磨光棒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光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窗升降蜗杆用高光洁度磨光棒。
背景技术
电动车窗系统由车窗、车窗升降器、电动机、控制开关等组成;电动车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电动车窗不能强制打开传动结构中的蜗轮支持这一功能。由于蜗杆和齿轮之间存在接触角度,因此很多蜗轮都具有自锁功能。蜗杆可旋转齿轮,但齿轮不能旋转蜗杆,齿之间的摩擦致使齿轮结合;现有的车窗升降蜗杆基本都采用磨光棒经过多道机械加工获得,随着汽车制造的要求以及汽车舒适性的大幅提高,就对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平顺度和噪音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所以磨光棒的光洁度好坏直接决定加工后的蜗杆的表面光洁度和降低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升降蜗杆用高光洁度磨光棒,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窗升降蜗杆用高光洁度磨光棒,其具有以下成分组成C:0.180-0.220%、Si:0.200-0.240%、Mn:0.420-0.500%、P:0.006-0.010%、S:0.002-0.003%、Mo:0.015-0.025%、Ni:0.015-0.025%、Cr:0.040-0.060%、Cu:0.020-0.035%、Sn:0.010-0.150wt%、Sb:0.010-0.015wt%、Cr:10.5-13.0wt%、N:0.010-0.020wt%、V:0.250-0.800wt%、Ce:0.800-1.300wt%、Co:0-0.0300wt%、Nb:0.010-0.080wt%、B:0.002-0.004wt%、Ti:0.300-0.800%,剩余部分为Fe和杂质元素;
浇铸:将上述原材料熔融成钢水后连铸成钢坯,将钢坯加热至1100-1150℃并进行锻打;
轧制盘条:A1:锻打后的钢坯分别经过三辊粗轧、精轧,将精轧后的盘条集卷后离线热装进行热处理,以确保良好均一的冷加工性能;
A2:将轧制盘条放入退火炉内,并将退火炉抽真空后充满氢氮气氛,随炉加热至750-780℃,使轧制盘条处于氢氮气氛中保温60-80min;
A3:轧制盘条退火过程进入随炉自然冷却状态,炉内温度降到380-420℃,恒温90-120min;
A4:轧制盘条随炉冷却降温至220-260℃,恒温150-180min;
A5:轧制盘条继续随炉自然冷却至110-120℃出炉,出炉后的轧制盘条空冷至室温。
粗拉收线:B1:轧制盘条在拉丝机经过单道或多道拉拔收线,减面率为15-18%;
B2:将粗拉收线的盘条放入退火炉内,实时检测炉内温度;当检测到炉内温度达到350℃,将退火炉抽真空后内注入氮气,使粗拉收线的盘条处于氮气气氛中,所述氮气气氛中氮气浓度为80%;将加热炉继续加热至500-520℃恒温30-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晋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晋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