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394.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卢昌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昌敏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5/10;C22B26/20;C22B26/22;C2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石 熔炼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架、支撑顶架、控制屏、电机、钛渣转运机构、铁质分离机构、多级滤离机构和储存舱;底架与支撑顶架进行焊接。本发明达到了在钛精矿熔炼后对炉底表面进行刮铁处理,防止矿中铁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铁沉降于炉底后由于高温冶炼粘附于炉底,导致多次熔炼后大量堆积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化学方法多级沉淀,将其余杂质转化为副产物做其他用途,并且得到满足后续加工要求的主产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钛精矿是从钛铁矿或钛磁铁矿中采选出来,是生产用途非常广泛的钛白粉的原料。钛在地球上储量十分丰富,在地壳中含钛矿物有140多种,但现具有开采价值的仅十余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2年的数据,全球钛矿储量约7亿吨,我国钛矿储量约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利用钛精矿制备钛渣大多采用电炉熔炼法,即将一定量的碳质还原剂与钛精矿混合后,送入电炉内进行高温冶炼,使矿中铁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铁沉降于炉底,而TiO2与钙、镁杂质等一起进入渣相,最终与铁质分离,TiO2被富集在渣中,从而制得钛渣。在高温熔炼后,由于金属铁沉降于炉底,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铁极易与炉底表面粘连,多次熔炼后大量金属铁粘连在炉底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并且得到的钛渣中带有钙、镁杂质,难以去除,无法满足制作钛白粉的原料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高温熔炼后,由于金属铁沉降于炉底,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铁极易与炉底表面粘连,多次熔炼后大量金属铁粘连在炉底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并且得到的钛渣中带有钙、镁杂质,难以去除,无法满足制作钛白粉的原料要求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石熔炼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架、支撑顶架、控制屏、电机、钛渣转运机构、铁质分离机构、多级滤离机构和储存舱;底架与支撑顶架进行焊接;底架上方设置有钛渣转运机构;底架上方设置有多级滤离机构;底架与储存舱相连接;支撑顶架与控制屏相连接;支撑顶架与电机相连接;支撑顶架与铁质分离机构相连接;电机与铁质分离机构相连接;钛渣转运机构与多级滤离机构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钛渣转运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柱齿轮、第一平齿轮、限位柱、限位弹簧、扇形块、顶柱、第二平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三脚锤、第一斜型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二斜型块、开关板、冶炼舱、入料主管道、第一弧板、第二弧板、第三弧板、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杆与第一柱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柱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平齿轮内表面与限位柱进行插接;限位柱外表面与限位弹簧进行套接;限位柱与扇形块进行焊接;第一柱齿轮远离第一平齿轮一侧设置有顶柱;第一平齿轮远离第一柱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通过传动杆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通过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通过传动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通过传动杆与三脚锤进行转动连接;三脚锤靠近第二平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斜型块;第一斜型块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二斜型块下方依次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相连接;第二斜型块与开关板进行焊接;开关板与冶炼舱进行转动连接;冶炼舱与入料主管道进行插接;入料主管道内表面依次与第一弧板和第三弧板进行焊接;入料主管道内表面与第二弧板进行焊接;入料主管道依次与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进行焊接;第一传动轮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与多级滤离机构相连接;限位柱与底架相连接;限位弹簧与底架相连接;顶柱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轮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轮与底架相连接;冶炼舱与底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昌敏,未经卢昌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