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高效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436.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睿梅;万东燕;李俊山;周威威;金垭梅;袁鹏程;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章丽娟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虚警 检测 软件 单元 高效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高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恒虚警软件单元,确定大数组输入输出变量,并仿真生成大数组输入数据;步骤2:创建通用驱动函数,对大数组输入数据进行赋值,获得赋值后的大数组输入变量;步骤3:将赋值后的大数组输入变量进行仿真测试,获得标准数组;步骤4:判定标准数组是否达到测试阈值,若达到,则完成测试;步骤5:若未达到,则重复步骤3‑5,直至完成测试。此发明解决了传统测试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效率低的问题,将驱动函数参数化、模块化,增强扩展性和通用性,自动比对大数据输出数组的预期值和实际值,避免了传统测试工具手动输入大数组数据和手动比对的不足,提高了软件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高效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恒虚警检测是信号处理技术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是对被测信号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检测,在保持规定虚警概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取出符合门限特征的目标信号。在工程实现的时候,反映检测信号特征的大数据数组是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输入变量之一,符合检测算法的目标特征数据是其中的一个输出结果。
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软件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确定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在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工程实现后,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并运用测试工具对软件单元进行测试和验证是必然的步骤。软件的单元测试是最基本的验证软件单元功能的测试。其测试流程是依托测试工具建立测试用例,识别输入输出,得到软件单元的实际运行结果,通过对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比对,进一步判别测试用例的有效性,从而验证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正确性。
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输入变量之一是描述信号距离维和频率维特征的数据,输出结果是符合检测算法的数据,工程实现的时候,在检测单元程序中通常是用一个大数组表示这个数据。在用测试台(TestBed)测试工具进行软件单元测试时,工具无法自动导入大批量的输入数据,且无法对大批量的输出数据进行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直接比对,只能采用人工手段,导致单元测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高效测试方法。此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测试工具无自动读取大数组批量数据导致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将驱动函数参数化、模块化,增强扩展性和通用性,同时自动比对大数据输出数组的预期值和实际值,避免传统测试工具手动输入大数组数据和手动比对,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虚警检测软件单元的高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析恒虚警软件单元,确定大数组输入输出变量,仿真出符合恒虚警检测单元的大数组输入数据;
步骤2:创建通用驱动函数,对所述大数组输入数据进行赋值,获得赋值后的大数组输入变量;
步骤3:将所述赋值后的大数组输入变量进行仿真测试,获得恒虚警检测单元的标准数组;
步骤4:判定标准数组是否达到测试阈值,若达到,则恒虚警软件单元符合测试精度要求,完成测试;
步骤5:若未达到,则恒虚警软件单元不符合测试精度要求,对大数组输入数据重复赋值,重复步骤3-5,直至完成测试。
最优选的,仿真出大数组输入数据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分析恒虚警软件单元,确定大数组输入输出变量,并分析出被测的恒虚警软件单元的编程语言特征和大数组数据的变量类型特征;
步骤1.2:基于Matlab软件,根据被测的恒虚警软件单元的编程语言特征和大数组数据的变量类型特征,仿真出符合恒虚警检测单元的大数组输入数据。
最优选的,对大数组输入数据进行赋值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