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振锥面选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508.9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支京豪;杨波;肖日鹏;陈俊良;李修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凯吉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04 | 分类号: | B03B5/04;B03B5/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面 选矿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振锥面选矿设备,包括带有振动机构和旋转驱动装置的分选盘,安装在分选盘下方的分选槽,安装在分选盘上方的渐开线洗涤水管,所述分选盘包括内圈锥面和外圈锥面,所述内圈锥面坡度大于所述外圈锥面坡度,所述分选盘由内圈锥面和外圈锥面平缓连接而成。有益效果:分选盘采用两高低不同坡度的锥面连接设计而成,相较于分选盘总体都为一个坡度的设计,本发明能够使矿浆中的轻矿物更快地进入尾矿,并提高了矿浆总体的流速,进而提高了分选的速度和效率以及分选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同比重矿物重选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宜分选粒度为100微米~5微米的矿泥的选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悬振锥面选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分选不同比重的矿泥,主要采用皮带溜槽,摇床,匀槽等,它们存在处理能力小,分选速度慢,占地面积大,耗水量大,处理矿物粒度大,维护繁琐,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高等问题。如采用摇床进行分选已多年,人们尽管对设备做过许多改进,但仍然在沿用过去的结构原理,因此在减少耗能和占地面积,扩大处理能力,增快处理速度等方面成效还不够理想。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悬振锥面选矿机(申请号:200820228923.2),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图见图1。方案采用选矿机的床身上带有振动和旋转机构,下层支架的带电机滚轮装在圆环形轨道上,下层支架固定有悬挂立柱,用悬挂钩和挂绳悬挂上层支架,上层支架上又装有与电机连接的偏心摆轮机构,床身的锥面坡度为3°~10°。可分选粒度为100微米~10微米的矿泥,且耗水量少,占地面积小,设备使用寿命长。该发明在理在实际的应用中确实比传统的上述选矿设备耗水量少,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可处理的矿物粒度小、富集比高,但存在部分微细粒重矿物被洗涤水冲洗流失、使矿物的回收率和富集比存在部分降低等问题,因此在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回收率和富集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悬振锥面选矿机(申请号:CN201110267598.7),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图见图2。采用分选盘的锥面坡度为3°~15°,分选粒度为100微米~5微米的矿泥。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发现分选的速度、效率不够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分选的速度、效率。而且基于该方案的设备的生产制造及使用,考虑到易拆卸和组装以及搬运的便捷性等因素,在其结构上扔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改进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相较于现有的悬振锥面选矿机,其分选速度快、处理效率更高,且耗水量少,能耗小,占地面积小,运动机构设计更简单合理,更易于拆卸、组装、搬运的选矿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悬振锥面选矿设备,包括带有振动机构和旋转驱动装置的分选盘,安装在分选盘下方的分选槽,安装在分选盘上方的渐开线洗涤水管,所述分选盘包括内圈锥面和外圈锥面,所述内圈锥面坡度大于所述外圈锥面坡度,所述分选盘由内圈锥面和外圈锥面平缓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锥面坡度为4°~10°,所述外圈锥面坡度为0°~3°。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锥面中央设置有一个半球盖,所述半球盖边沿与内圈锥面平缓连接;进料装置设置在半球盖上方,进料装置将矿浆输送至半球盖侧面上。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分选盘上方的渐开线洗涤水管,其进水段呈L型,从分选槽侧边延伸到分选盘面上,当进水段延伸至盘面中央半球盖侧面时,余下的冲洗管段呈渐开线式,向分选盘边沿延伸,在冲洗管段上均匀分布了滴水孔。
进一步地,在渐开线洗涤水管的末端后方设置有精矿冲洗水管,所述精矿冲洗水管为L型;所述精矿冲洗水管的入水口段指向分选盘中央,位于精矿冲洗水管的后半段的冲洗管段与所处分选盘位置的弧度一致,且冲洗管段上均布喷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凯吉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凯吉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耳全自动贴U形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塑料编织带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