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842.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君;马颖娴;韩文凯;张彤;徐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1 | 分类号: | G01N21/21;G01N21/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振光 显微 技术 应用于 矿物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偏振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厚度1~2mm的矿物药置粗磨石上,加适量水,将矿物药在粗磨石上往返磨砺,待两面磨平且厚度为0.2~0.9mm;(2)取步骤(1)中打磨过的矿物药转移至细磨石上,加水,将矿物药往返磨砺至透明,用水冲洗,再用乙醇处理和甘油乙醇试液装片;(3)取步骤(2)中的制备好的磨片置于具补偿器的偏振光显微镜下,设置半偏振光的角度,采用大图影像拼接技术结合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在10倍物镜下进行拍摄,获取彩色影像数据。本发明可准确定位双折射性矿物构造,充分展现矿物不同部位构造各向异性在偏振光下呈现的多色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玉石及矿物药的性质及组成成分在形成过程中受地质、理化条件影响有所差异,其鉴定工作具有一定难度。显微鉴定依托其直观、简便、快速、易行、经济、环保等独特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到中药的鉴定工作中。然而在历版《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中均缺少有关矿物药的显微鉴别研究,且现有显微鉴别技术多为在正常光及正交偏振光下进行观察,但在正常光下观察磐龙玉及磐龙墨玉、矿物磨片均呈单色现象,无法准确定位双折射性矿物构造;正交偏振光下观察虽可直观清晰定位双折射性矿物构造且能展现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但难以清晰观察到其表面纹理及细微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厚度1~2mm的矿物药置粗磨石上,加适量水,将矿物药在粗磨石上往返磨砺,待两面磨平且厚度为0.2~0.9mm;
(2)取步骤(1)中打磨过的矿物药转移至细磨石上,加水,将矿物药往返磨砺至透明,用水冲洗,再用乙醇处理和甘油乙醇试液装片;
(3)取步骤(2)中的制备好的磨片置于具补偿器的偏振光显微镜下,设置半偏振光的角度,采用大图影像拼接技术结合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在10倍物镜下进行拍摄,获取彩色影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矿物药包括磐龙玉、磐龙墨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粗磨石为150-4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细磨石为1500-24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半偏振光的角度为检偏器与起偏器之间的夹角,所述夹角为85°~90°。
基于磐龙玉、磐龙墨玉磨片呈现出的显微鉴别特征与其矿体组成成分的矿物药显微鉴别特征进行对比,从而探寻磐龙玉、磐龙墨玉与四种矿物药在组成种类及比例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作为初步判断玉石中矿物的种类及比例的依据,旨在为矿物药的鉴定及其质量的初步评价提供新思路及技术支持,为其进一步化学元素分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所获取的磐龙玉、磐龙墨玉及其矿体组成成分正常光、正交偏振光、特定角度半偏光显微全息彩色影像信息可用于建筑材料及工艺品花纹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