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876.3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兵;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城市中汇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91/00;C08K13/02;C08K3/04;C08K3/08;C08K5/134;C08K5/526;C08K5/1515;C08J5/18;C08J3/22;B26D7/02;B26D7/14;B26D7/2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匡立岭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改性 pe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60份、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抗氧剂3‑5份、气味消除剂1‑3份、加工助剂2‑4份、增塑剂3‑5份、抗菌剂2‑3份、相容剂1‑2份、炭黑0.6‑1份、光吸收剂1‑2份,本发明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混合吹膜,能够集合两者的优势,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受到外力作用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充当“刚性粒子”,有效提高PE吹塑薄膜的透明性和拉伸强度,并且通过加入主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有效的保证PE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E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菌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E膜是使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而聚乙烯(PE)具有分子量高、支化度小、力学性能优异、电绝缘性能优良、耐低温性和易加工成型性以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和国防等领域,产品诸如薄膜、管材、电线、电缆、家电、塑料制品、包装材料和汽车配件等。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乙烯生产得到迅猛发展,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4,用量亦居各合成树脂之首1-3。近几年来,随着用于高速公路、运动场、机场、海港等建筑设施的聚乙烯系产品的增多,聚乙烯材料的耐候性能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有的PE薄膜制备过程复杂,导致成本高,如专利申请号CN201610010572.7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流水线,包括挤出机构、动力机构、空压机、储料箱等结构,该方案简化了PE薄膜的制备流程,具有成本低等特点,但是现有的PE薄膜在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PE膜柔韧性差,难拉伸且回缩性差,存在透明性不高、拉伸强度低的问题,容易被损坏;
2、现有的PE膜制备过程通常是将PE膜先收卷,再将收卷后的PE膜进行放卷切边料,操作繁琐,工艺复杂;
3、现有的PE膜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单个收卷辊进行收卷,导致PE膜连续性收卷过程中需要停机更换收卷辊,费时费力,降低了PE膜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改性PE膜,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60份、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抗氧剂3-5份、气味消除剂1-3份、加工助剂2-4份、增塑剂3-5份、抗菌剂2-3份、相容剂1-2份、炭黑0.6-1份、光吸收剂1-2份;
该抗菌改性PE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导入高速混合机中以200-300r/min转速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5-20分钟,混合温度为90-110℃,当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均匀后向高速混合机中加入炭黑,高速混合机内以400-600r/min转速继续混合20-30分钟,高速混合机温度升温到180-200℃,得到熔融状态的混合基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熔融状态的混合基料通过真空吸料器导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机机筒一区温度为150-200℃,二区温度为175-220℃,三区温度为180-230℃,四区温度为190-235℃,模具温度为170-200℃,挤出机螺杆转速为150-300r/min,得到聚乙烯塑料颗粒基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聚乙烯塑料颗粒基料与抗氧剂、加工助剂、增塑剂、抗菌剂、相容剂和光吸收剂加入搅拌釜中以300-500r/min的转速搅拌30-4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气味消除剂,得到混合均匀的PE聚乙烯耐候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市中汇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桐城市中汇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