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检验病菌目标辨识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891.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芹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0;G06T7/13;G06T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检验 病菌 目标 辨识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检验病菌目标辨识平台及方法,所述平台包括:边缘检测机构,用于基于目标边缘成像特征从接收到的内容处理图像中检测出各个目标的边缘曲线,并基于各个目标的边缘曲线从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每一个目标对应的目标图案;形状搜索机构,与边缘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对每一个目标图案的外形与基准日冕形状进行相似度分析,当存在相似度超限的目标图案时,发出冠状病毒检测指令。本发明的智能化检验病菌目标辨识平台及方法方便操作、结构可靠。由于能够利用冠状病毒的外形特征对待检验定性的每一个目标进行病毒类型辨识,从而替换了现有的人工肉眼的病毒类型检测模式,实现冠状病毒的自动检测,提升了病毒类型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菌检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检验病菌目标辨识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免疫技术与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以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并获得了广泛认可。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漏检率低、可缩短窗口期检测时间并可监测病毒变异等优点,因而成为临床病原体感染诊断方法的优选。在病毒研究方面,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对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复制与表达、与宿主相互作用等进行研究,可为病毒的致病机理、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研制等方面提供基础。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多为核酸检测和蛋白检测。
常用于基因诊断的临床标本包括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血或骨髓、血清或血浆、痰液、脑脊液、尿液以及分泌物等。采样容器最好是密闭的一次性的,如真空采血管。一次性塑料容器使用时无需进一步预处理。当使用非密闭采样系统时,如尿液、分泌物和骨髓的采样,必须注意防止来自采样者的皮屑或分泌物的污染。采样者采样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可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应经高压处理,因为玻璃器皿常含有不易失活的RNA酶,故应高温灭菌,250℃烘烤4小时以上以使RNA酶永久失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检验病菌目标辨识平台,能够利用冠状病毒的外形特征对待检验定性的每一个目标进行病毒类型辨识,以替换现有的人工肉眼的病毒类型检测模式,实现冠状病毒的自动检测,提升了病毒类型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为此,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两处关键的发明点:
(1)利用冠状病毒外形类似日冕形状的特性,依次对每一个检验区域中的目标类型进行分析,以辨识其是否属于冠状病毒目标;
(2)基于目标边缘成像特征从图像中检测出各个目标的边缘曲线,并基于各个目标的边缘曲线从所述图像中分割出每一个目标对应的目标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检验病菌目标辨识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数据采集机构,与数据库存储设备连接,用于依次读取所述数据库存储设备存储的各个检验区域放大图片,并将当前读取的检验区域放大图片作为当前采集图片输出;
数据库存储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时间顺序保存每一个检验区域放大图片;
动态处理设备,与所述数据采集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当前采集图片执行基于动态阈值的白平衡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动态处理图像;
数据增强设备,与所述动态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动态处理图像执行基于密度函数的直方图均衡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数据增强图像;
内容丰富设备,与所述数据增强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增强图像执行双线性插值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内容处理图像;
边缘检测机构,与所述内容丰富设备连接,用于基于目标边缘成像特征从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检测出各个目标的边缘曲线,并基于各个目标的边缘曲线从所述内容处理图像中分割出每一个目标对应的目标图案;
形状搜索机构,与所述边缘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对每一个目标图案的外形与基准日冕形状进行相似度分析,当存在相似度超限的目标图案时,发出冠状病毒检测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芹,未经黄永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