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的燃煤压减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3202.5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9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祝令凯;丁俊齐;张海静;刘守刚;李洪海;王为帅;任兴辉;苑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10/063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热电 联产 机组 供热 替代 燃煤 压减量 计算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的燃煤压减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设定时间段内采用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供热的面积,计算在供热时间段内因供热替代所需要的供热量;进而计算采用小型燃煤锅炉供热所需的耗煤量;根据热量平衡,计算热电联产机组在所述时间段内因供热增加的抽汽量和减少的发电量,进而计算热电联产机组需要增加的燃煤量;最终得到供热替代后的燃煤压减量。本发明在保证全社会热量平衡和电量平衡的前提下,考虑热电联产机组在非供热季的燃煤增加量,给出了供热替代后全社会燃煤压减量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压减量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的燃煤压减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燃煤压减成了目前的首要任务。北方地区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因此冬季采暖耗煤占据总燃煤消耗量的比例非常大。
城市集中供暖主要有采用大型热电联产机组(一般是200MW以上)、小型热电联产机组(一般是50MW以下)、小型燃煤锅炉等几种供热方式,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小型燃煤锅炉。
采用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进行供热,是实现燃煤压减的重要途径;通过预先计算燃煤减压量,能够合理规划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进行供热的供热替代面积;但是,目前并没有定量化的计算供热替代压减燃煤量的方法,只能通过人员预估的方式确定燃煤压减量;并且,现有技术并没有考虑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后在非供热季的燃煤增加量,导致压减燃煤量的确定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供热的燃煤压减量计算方法及系统,采用高效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供热,在保证热量平衡和电量平衡的前提下,考虑热电联产机组在非供热季的燃煤增加量,计算供热替代后的燃煤压减量,计算结果准确可靠,有利于合理确定供热替代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个方面,公开了基于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的燃煤压减量计算,包括:
基于设定时间段内采用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供热的面积,计算在供热时间段内因供热替代所需要的供热量;
基于得到的所述供热量,计算采用小型燃煤锅炉供热所需的耗煤量;
基于得到的所述供热量,根据热量平衡,计算热电联产机组在所述时间段内因供热增加的抽汽量和减少的发电量,进而计算热电联产机组需要增加的燃煤量;
基于所述小型燃煤锅炉供热所需的耗煤量和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后增加的燃煤量,得到供热替代后的燃煤压减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的燃煤压减量计算系统,包括:
供热量计算装置,用于基于设定时间段内采用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供热的面积,计算在供热时间段内因供热替代所需要的供热量;
耗煤量计算装置,用于基于得到的所述供热量,计算采用小型燃煤锅炉供热所需的耗煤量;
燃煤量计算装置,用于基于得到的所述供热量,根据热量平衡,计算热电联产机组在所述时间段内因供热增加的抽汽量和减少的发电量,进而计算热电联产机组需要增加的燃煤量;
燃煤压减量计算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小型燃煤锅炉供热所需的耗煤量和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后增加的燃煤量,得到供热替代后的燃煤压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3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