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结合强度的纸吸管及其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110.9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凌红军;杨真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益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B3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强 结构 结合 强度 吸管 及其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结合强度的纸吸管及其制造设备,包括纸吸管本体,所述纸吸管本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成型状态,所述吸管本体在展开状态时为复合纸层,所述复合纸层具有两侧边和两端部。本发明的纸吸管由复合纸层折叠而成,该复合纸层的两侧相互对接形成一接合段,并形成插入部,该插入部为接合段的轴向延伸,且插入部的末端处为圆弧段,并通过在纸吸管本体外缘设置一加强段覆盖该接合段,进而能够加强接合段的结合强度,避免该接合段开散,同时也增强该插入部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插入部的弯折可能;此外,该圆弧段能避免使用者被扎手,保证插入强度的同时也保护的使用者,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安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吸管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结合强度的纸吸管及其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摇杯的盛行,吸管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市面上常见吸管是使用塑胶材质,由于成本低、易于制造,因此被广为使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业者也积极寻找替代性材质取代塑胶吸管,以解决塑胶吸管不易回收分解的问题。
目前已有不锈钢、玻璃等可重复使用吸管,但上述吸管清洗不易、硬度高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普及率并不高。因此有各种纸吸管问世,渐渐纸吸管被人们接受,但是现有的纸吸管多为缠绕形成的纸吸管,在液体中长期浸泡容易散开,纸吸管的结构强度不够,严重影响纸吸管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纸吸管在液体中长期浸泡容易散开,纸吸管的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将复合纸层折叠后形成接合段,并通过加强段将接合段固定,以避免纸吸管在液体中散开情况的出现,延长了纸吸管的使用寿命,并且提供了其制造设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结合强度的纸吸管,包括纸吸管本体,所述纸吸管本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成型状态,所述吸管本体在展开状态时为复合纸层,所述复合纸层具有两侧边和两端部,所述复合纸层的其中一端部为V形,所述V形的两顶端为弧形,所述复合纸层两侧的侧面折叠对接形成纸吸管,并定义复合纸层的两侧的侧面重合区域为接合段;
所述接合段包括内缘和外缘,所述内缘位于纸吸管的内部,所述外缘位于纸吸管的外部,所述接合段覆盖有加强段,所述加强段覆盖外缘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复合纸层包括纸片层和第一淋膜层,所述复合纸层折叠对接形成纸吸管时,所述第一淋膜层位于纸吸管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复合纸层包括纸片层、第一淋膜层和第二淋膜层,所述纸片层位于第一淋膜层和第二淋膜层的中间。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加强段的表面设置有第三淋膜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纸吸管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由复合纸层V形的一端折叠而成,所述插入部的尖端为圆弧形,定义该圆弧形的尖端为圆弧段。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加强段通过胶水粘接在接合段。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复合纸层为可降解纸。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结合强度的纸吸管的制造设备,用于制作上述纸吸管,包括送料区、成型区和切料区,所述送料区内依次设置有主纸片送料轮、第一牵引轮和缓冲轮;
所述成型区包括第二牵引轮、成型治具、引导送料机构和加热机构,主纸片送料轮上的主纸片依次通过第一牵引轮、缓冲轮和第二牵引轮进入成型治具,之后主纸片通过成型治具由水平状态卷曲成环形状态,所述主纸片在环形状态时,所述主纸片上口形成搭接面,并定义在环形状态时所述主纸片为纸片卷,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片卷上的搭接面进行热风加热,所述引导送料机构用于引导纸片卷前进并对纸片卷加固;
所述切料区包括过渡轮和伺服切割系统,所述过渡轮将纸片卷牵引至伺服切割系统,所述伺服切割系统将纸片卷切割成指定长度和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益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益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