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亮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289.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彪;周健;黄亦迎;冯黎明;邓倩瑜;招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邹俊煊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透光 聚酯 薄膜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亮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其采用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白色半透层,两侧表层为透明高亮层。在保持之前半透性能的基础上,膜表层使用增亮改性,已达到表层高亮结构;同时在对基础原料改性及工艺技术进行调整,使产品的厚度范围得到拓宽,满足客户特殊领域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亮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民用高分子材料领域。主要用于包装、装饰材料、电子材料及教学办公器材行业领域,如标签、衣饰珠片、办公白板等。
背景技术
白色半透明聚酯薄膜是一种常见的民用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装业和广告业。
常规的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由于分散性不足,其产品厚度范围较为局限,往往局限在75~250μm范围内。随着此类材料用途的广泛拓展,其厚度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改进薄膜特性、工艺及结构是本领域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对白色半透光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的改进发明,现有技术因为分散性不足限制了超薄及超厚型产品的开发,此次在对分散性、工艺结构及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将厚度范围扩宽,此开发将大幅的扩充了此类型产品的用途。
本发明使用三层结构,具体结构见附图1所示,其中间(1)为白色半透层,两侧(2)透明高亮层。这种结构在保持之前半透性能的基础上,膜表层使用增亮改性,达到表层高亮结构,表层增亮后,膜面外观由之前的暗淡变得高亮,满足了客户特殊用途的使用要求。
同时,本产品厚度范围由之前的75~250μm扩充为6~350μm,厚度的扩充也大幅扩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原料改性和工艺调整后,之前因为破膜不能正常生产的超厚和超薄型半透产品也能够成功生产,厚度的扩宽也带来了产品用途的延伸;产品结构调整为三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灵活性,可根据客户使用要求进行普通或者高亮的定制。
具体本产品的制备工艺及性能参数见下文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三层结构图,其中1为白色半透层,2为透明高亮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生产工艺:
1.混料过程:通过皮带秤精准称量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然后混合下料至挤出机中;
2.本发明使用三层共挤技术,由于PET的熔点都在254℃左右,以230~300℃的温度在挤出机中进行剪切熔融挤出;
3.三层结构中,聚酯薄膜的中间层为白色层,其厚度约占整体厚度的70~92%,根据厚度不同,透光率范围也达到2~55%,该膜层结构中含有80~95wt%的聚酯基料、5~20wt%的无机粒子和改性助剂,无机粒子主要为钛白粉、硫酸钡、碳酸钙、高岭土的一种或者组合。助剂包括荧光增白剂、新型有机分散剂,以促进如此高浓度的无机粒子能够均匀的分散,保证超厚型和超薄型生产稳定性和色泽均匀性。
4.聚酯薄膜表层为透明高亮层,其厚度约占整体厚度的4~15%,该膜层结构由90~99.8wt%的聚酯基料、0.2~10wt%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和有机分散剂组成,为包装该膜层的高透高亮,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μm,且母料在合成过程中使用锗系催化剂和钛系催化剂中其中一种或者组合,已达到降低副反应,减少低聚物产生的效果。
5.挤出熔体通过高压贴附在冷却转鼓上,使熔体充分冷却得到均匀的片材结构,由于本发明中使用了较多的添加粒子,容易引起结晶导致后续拉伸破膜,所以使用特殊设计的冷鼓结构,且辅以空气冷却,以保证片材两面都能快速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设计用智能裁剪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