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675.7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海霞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内科 雾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包括雾化面罩和雾化器,所述雾化面罩的表面环形设置有四个佩戴机构,所述佩戴机构包括与雾化面罩注塑成型的矩形卡环。本发明通过双面胶和密封机构的配合使用和佩戴机构的设置,将该雾化面罩佩戴在使用者的面部,随后通过弧形卡块和限位环的配合使用,将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相连通,即可达到密封效果好、拆装清洗便捷和便于调节的目的,该呼吸内科用雾化器,解决了现有的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雾化药液泄漏,雾化管道不便清洗和佩戴位置不便于调节等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药液浪费,雾化管道内壁残留失效药液和佩戴不适,佩戴不牢固等问题,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呼吸内科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由于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且季节转换期间的气候骤寒骤暖,呼吸道的疾病患者数量与发病次数大大增加,传统的治疗模式大多采用吃药打针治疗,此种治疗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生活的高品质的需求的,因此药液的雾化治疗得到了大力发展,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现有的雾化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雾化药液泄漏,雾化管道不便清洗和佩戴位置不便于调节等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药液浪费,雾化管道内壁残留失效药液和佩戴不适,佩戴不牢固等问题,不便于使用者使用,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呼吸内科用雾化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具备密封效果好、拆装清洗便捷和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雾化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雾化药液泄漏,雾化管道不便清洗和佩戴位置不便于调节等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药液浪费,雾化管道内壁残留失效药液和佩戴不适,佩戴不牢固等问题,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包括雾化面罩和雾化器,所述雾化面罩的表面环形设置有四个佩戴机构,所述佩戴机构包括与雾化面罩注塑成型的矩形卡环,同侧两个矩形卡环的内腔贯穿设置有佩带,所述佩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钮,所述佩带的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卡钮相适配的圆形卡孔,所述雾化面罩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与雾化面罩相粘合的硅胶密封垫,所述硅胶密封垫的底部设置有佩戴垫,所述佩戴垫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硅胶密封垫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卡槽相卡合的环形卡槽,所述雾化面罩的右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圆形通孔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套设在连接管一的表面,所述连接管二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条,所述楔形条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弧形卡块相适配的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佩带的一侧设置有防磨垫,所述防磨垫为海绵材质。
优选的,所述佩戴垫的底部粘合有双面胶。
优选的,所述雾化器出雾端的表面套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雾化器的一端与连接管二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输送管的表面套设有螺纹转套,所述螺纹转套位于固定环的前侧,所述雾化器出雾端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转套固定连接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转套相适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雾化面罩的顶部粘合弧形透明罩。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内壁设置为与弧形卡块相适配的弧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海霞,未经冯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