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技术的建筑用钢结构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809.5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黄振梅;赵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艾军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2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899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 升降 技术 建筑 钢结构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技术的建筑用钢结构打孔装置,包括机台和垂直固定在机台上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回型框架,所述机台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位于两块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收集箱;两个所述回型框架上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中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本发明通过在矩形横杆上移动设置多个打孔机构,由于矩形杆与移动盒内的矩形筒进行活动贯穿的,无论移动盒移动在矩形横杆的哪个位置,都可以保证矩形杆带动矩形筒上的齿轮旋转,并且齿轮旋转可以带动钻头安装座上的冠齿轮啮合旋转,打孔效率更高,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结构更加简单,无需独立设置钻头电机,使用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钢结构打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技术的建筑用钢结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在建筑钢结构中免不了对钢结构的打孔操作。
经检索申请号CN201810057163.1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技术的建筑用打孔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面设有座箱和两个立柱,立柱的相邻端设有升降筒,升降筒内设有升降槽孔,升降槽孔远离立柱的一侧端设有滑孔,升降槽孔内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与滑孔相配合的横向板,横向板的底端面前后对称设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设有丝杠,丝杠上套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移动座,移动座上固定连接钻孔机;虽然该发明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和横向板的相互配合,使得钻孔机可以实现空间上的多方位移动,位置控制灵活,便于实现对地面固定装置进行钻孔和对活动物品的钻孔;通过固定夹和活动夹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对待钻孔物品进行固定夹持,保证待钻孔物品的稳定性,提高钻孔质量。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仅仅设置一个钻头进行操作,打孔效率较低;并且该技术方案设置多个电动升降机构带动打孔机构升降,成本更好,操作更加繁琐,后期故障率也会相应提高,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技术的建筑用钢结构打孔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动升降技术的建筑用钢结构打孔装置,包括机台和垂直固定在机台上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回型框架,所述机台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位于两块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收集箱;
两个所述回型框架上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中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端部与倒凹形支架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回型框架内腔中部水平纵向活动安装有齿轮,位于所述回型框架内腔上下两部中间位置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矩形立杆,位于所述回型框架左右两方的分别贴合有外齿板和内齿板;外齿板和内齿板均与齿轮啮合,所述倒凹形支架底部均与外齿板固定连接;
两块所述内齿板中部之前水平固定连接有矩形横杆,所述矩形横杆上部从左往右印刻有距离刻度线;位于所述矩形横杆底部左侧的内齿板上水平向右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传动轴杆右端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位于所述矩形横杆上活动套接有多个同等型号的打孔机构;
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移动盒和矩形筒,位于所述移动盒左右两侧中部均固定嵌入有第二轴承,矩形筒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嵌入在第二轴承的中轴,矩形杆活动贯穿于矩形筒,位于所述移动盒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固定嵌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中轴固定贯穿有钻头安装座,钻头安装座上部固定连接有冠齿轮,钻头安装座底部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钻头,位于所述矩形筒外部固定套接有齿轮,齿轮与冠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箱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位于所述收集箱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扶手,收集箱上端面与机台底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艾军,未经赵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新型面料张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科多功能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