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8CrV锯片钢的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5153.9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武卫阳;田鹏;田士平;闫智平;董占斌;李群;霍常浩;沈开照;刘志强;张志军;荀利涛;冯韦;王坤;杜群超;杨子江;慕文杰;张同;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4 | 分类号: | B21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v 锯片钢 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8CrV锯片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取预设8CrV锯片钢,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的厚度为110-120mm;
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轧制至多8道次,以保证末道次轧制前温度不低于950℃,在轧制结束后,使得形成的钢板的宽度增长,长度增长;
其中,在轧制的末道次,根据所述末道次的比例凸度与所述末道次的前一道次的比例凸度之差为0~0.01,控制所述末道次的压下量在0.45~0.65mm之间;
轧制设备所采用的支撑辊和工作辊的初始辊型都是平辊;
所述选取预设8CrV锯片钢,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的厚度为110-120mm之后,包括:
将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放入加热炉;
其中,在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入炉之前,所述加热炉的炉膛温度小于950℃;
在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炉的温度缓慢加热,加热时间为150~380min;
在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出炉时,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的表面温度为1270~12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轧制至多8道次之前,还包括:
采用多个过渡钢板由厚过渡钢板至薄过渡钢板进行逐次轧制,以得到稳定的工作辊的温度和热凸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多个过渡钢板由厚过渡钢板至薄过渡钢板进行逐次轧制,以得到稳定的工作辊的温度和热凸度,包括:
采用12~18块所述过渡钢板,其中,包括至少4块10mm的第一类过渡钢板、至少4块8mm的第二类过渡钢板、至少4块6mm的第三类过渡钢板,按照所述第一类过渡钢板、所述第二类过渡钢板、所述第三类过渡钢板的顺序进行轧制,以得到稳定的工作辊的温度和热凸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轧制至多8道次,包括:
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进行前5道次的轧制时,所述前5道次中采用依次降低的压下量进行轧制;
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进行剩余道次的轧制时,所述剩余道次中采用的最大压下量小于所述前5道次中采用的最小压下量。
5.一种8CrV锯片钢的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选取预设8CrV锯片钢,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的厚度为110-120mm;
轧制模块,用于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轧制至多8道次,以保证末道次轧制前温度不低于950℃,在轧制结束后,使得形成的钢板的宽度增长,长度增长;
控制单元,用于在轧制的末道次,根据所述末道次的比例凸度与所述末道次的前一道次的比例凸度之差为0~0.01,控制所述末道次的压下量在0.45~0.65mm之间;
轧制设备所采用的支撑辊和工作辊的初始辊型都是平辊;
所述选取预设8CrV锯片钢,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的厚度为110-120mm之后,包括:
将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放入加热炉;
其中,在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入炉之前,所述加热炉的炉膛温度小于950℃;
在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加热过程中,所述加热炉的温度缓慢加热,加热时间为150~380min;
在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出炉时,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的表面温度为1270~127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热模块,用于在采用单机架手动规程对所述预设8CrV锯片钢轧制至多8道次之前,采用多个过渡钢板由厚过渡钢板至薄过渡钢板进行逐次轧制,以得到稳定的工作辊的温度和热凸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1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