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油性滑坡滚涂及抛沙止滑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647.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东 |
主分类号: | E01C19/21 | 分类号: | E01C19/21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申萍 |
地址: | 262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道路 油性 滑坡 滚涂 抛沙止滑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油性滑坡滚涂及抛沙止滑施工装置,包括壳体,涂料输出辊,止滑颗粒输出辊;所述壳体的内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涂料框与后框,所述涂料输出辊通过其两端的转轴A转动安装在涂料框与斜出料框之间,涂料输出辊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六组环形排列的条槽,所述止滑颗粒输出辊通过其两端的转轴B转动安装在上隔板的底侧,且止滑颗粒输出辊上设有六排环形排列的颗粒槽。利用调节螺杆向下推动调节杆并带动刷辊压在滑坡路面上,刷辊转动并带动涂料输出辊旋转,涂料流入到刷辊上,通过刷辊将涂料刷在滑坡路面上,止滑颗粒输出辊同步转动,使止滑颗粒流到下隔板上,并通过网孔均匀的洒到滑坡路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油性滑坡滚涂及抛沙止滑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超市与小区中通常会设计部分地下停车场,而地下停车场与外部路面之间会通过一段斜坡进行连接,在斜坡施工中通常需要在斜坡上滚刷涂料以及抛撒止滑颗粒。
如申请号为:CN201921719170.X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抛沙设备,包括移动车架、安装的在移动侧架的上的抛沙组件、驱动抛沙组件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抛沙组件上发的抛沙斗,所述抛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移动车架上的主动辊、转动连接移动车架上的从动辊以及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抛沙带,所述从动辊的高度低于主动辊的高度,所述抛沙带上沿宽度方向设有若干平行的破碎齿条,所述抛沙斗靠近主动辊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出砂口;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型砂松散度的效果。
基于上述,在斜坡上滚刷涂料以及抛撒止滑颗粒时,通常需要人工先将涂料滚涂在滑坡上,然后再将止滑颗粒撒在滚涂后的滑坡上,工作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抛撒的止滑颗粒也不均匀,而上述专利中的抛沙设备在滚涂涂料后并不适用,在抛沙时容易将滚涂后的涂料压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油性滑坡滚涂及抛沙止滑施工装置,以解决需要人工先将涂料滚涂在滑坡上,然后再将止滑颗粒撒在滚涂后的滑坡上,工作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抛撒的止滑颗粒也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城市道路的油性滑坡滚涂及抛沙止滑施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油性滑坡滚涂及抛沙止滑施工装置,包括壳体,涂料输出辊,止滑颗粒输出辊;所述壳体的内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涂料框与后框,涂料框的底侧中间位置设有斜出料框,后框内通过两组竖板间隔有沙框,所述沙框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镶嵌有上隔板与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分别为V型结构,所述涂料输出辊通过其两端的转轴A转动安装在涂料框与斜出料框之间,涂料输出辊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六组环形排列的条槽,所述止滑颗粒输出辊通过其两端的转轴B转动安装在上隔板的底侧,且止滑颗粒输出辊上设有六排环形排列的颗粒槽,所述转轴A与转轴B分别向外穿出壳体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转轴A还与刷辊两端的刷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该链条上端内侧还安装有链条调节机构,所述刷辊两端的刷轴上还分别套装有三组轴承座,且轴承座与调节杆固定连接,调节杆向上滑动穿过下导向板设在上固定板的底侧,所述上固定板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且调节杆的顶端接触到调节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框底侧设有条口A,条口A的底侧两端分别为弧形结构,涂料输出辊的上端镶嵌在涂料框底侧的条口A中,涂料输出辊为橡胶材质并与条口A底侧的弧形结构贴合,且涂料输出辊的长度与条口A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斜出料框的前端朝向刷辊向下倾斜°并设有刷辊的正上方端,斜出料框的内侧宽度与刷辊的长度相同,且斜出料框的内侧宽度还与涂料输出辊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板的V型底端为平状并设有条口B,条口B的底侧两端也分别为弧形结构,止滑颗粒输出辊的上端镶嵌在上隔板的条口B中,止滑颗粒输出辊也为橡胶材质并与条口B底侧的弧形结构贴合,且止滑颗粒输出辊的长度与条口B的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东,未经李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