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碗形罐的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785.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恩;韩明;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炜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10 | 分类号: | B65G59/10;B65G5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碗形罐 分离 装置 | ||
一种碗形罐的分离装置,包括下罐座,下罐座沿长边方向等间距加工有下罐孔,落罐长导轨设于下罐座上、同时位于下罐孔的外圆周上,第一气缸设在下罐座下方,第一气缸的轴端设有刀架,上刀固定在刀架上,上刀的刀口呈弧形并可匹配卡嵌到堆叠的碗形罐的罐沿上,上刀的上部设有超薄气缸,下刀内嵌在上刀内,下刀由超薄气缸驱动往下运动,第二气缸设于第一气缸下方,第二气缸的轴端设有挡罐板;本方案涉及的分离装置结构紧凑,由上刀、下刀构成的组合刀具对堆叠的碗形罐进行分离,分离过程中,碗形罐非常稳定,同时,组合刀具并不与碗形罐的罐沿发生相对运动,相对的磨损小,产品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碗形罐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碗形罐作为外包装罐美观大方,携带及装箱方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一些高端滋补品中,如燕窝补品中就常选用碗形罐作为外部的包装罐,将成型的碗形罐堆叠呈碗体与碗体相互套嵌的碗体组,整理后的碗体组便于整理安放,整齐且不占用过大空间。但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将碗形罐个体分离后进行清洗、填充物料等后续工序,堆叠的碗体组需要进行分离输出;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620069103.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杯碗体组的单独分离机构,在该方案中,杯碗体的单独分离由上、下推杆组(12,13)交替工作完成,上推杆组具有较大的行程量(在该方案中,至少满足两个杯碗组之间的最大距离),而且,上推杆组动作时会将杯碗组整体周期性地抬升一定高度,导致分离过程中,杯碗组整体并不稳定;另外,上、下推杆组都与杯碗体的边沿因相对运动造成直接的摩擦,一定程度上造成杯碗体的边沿的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碗形罐的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碗形罐的分离装置,包括
下罐座,所述下罐座沿长边方向等间距加工有多个下罐孔;
落罐长导轨,所述落罐长导轨设于所述下罐座上、同时位于所述下罐孔的外圆周上;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在所述下罐座下方呈内外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气缸的轴端设有刀架;
上刀,所述上刀固定在所述刀架上,所述上刀的刀口呈弧形并可匹配卡嵌到堆叠的碗形罐的罐沿上,所述上刀的上部设有超薄气缸;
下刀,所述下刀内嵌在所述上刀内,所述下刀由所述超薄气缸驱动往下运动;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呈内外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气缸的轴端设有挡罐板;
上刀与下刀形成组合刀具并进入堆叠的碗形罐的罐沿处,超薄气缸控制下刀动作可实现最下方的碗形罐的分离,其余的碗形罐由上刀支撑。
优选地,所述落罐长导轨的自由端设有落盖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落盖环在落罐长导轨的自由端进行结构加强。
优选地,所述下罐座的下方设有落罐短导轨,所述落罐短导轨与所述落罐长导轨在一直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罐座下部的碗形罐由落罐短导轨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所述上刀具有定位部,所述刀架对应所述定位部加工有定位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部与定位槽的作用方便上刀在刀架上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下罐座下方设有支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支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连在同一支架上,结构紧凑。
优选地,所述下罐座下方还设有推罐机构,所述推罐机构包括一平板、固连在所述平板左右侧的挡板、相对于所述平板宽边运动的推板,所述推板由设于所述平板侧部的推罐气缸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炜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炜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